保万无一失。
北疆的将士们听闻皇帝即将亲征的消息,士气大振,大同卫残部更是主动出击,收复了两座被北元占领的烽火台。
一场关乎国运的亲征即将拉开序幕,而隐藏在暗处的阴谋,也将在北疆的风雪中逐渐浮出水面。
卷尾
《大吴史?德佑实录》载:“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五,谢渊上‘亲征三利’疏,言‘振军心、查弊案、慑宵小’,附王林通敌账册、书信为证。
帝览奏大悦,斥王林‘奸佞误国’,命打入诏狱。
遂定亲征之策,以谢渊为‘赞画军务’,三日后启行。
论曰:‘亲征之议,本多争议,然谢渊以忠直之言、确凿之证,陈明利弊,终定帝心。
此举不仅振边关士气,更揭朝堂奸邪,实乃‘一箭三雕’之良策。
可见国之安危,不在亲征与否,而在用人之明、去奸之决。
谢渊之忠,足以安邦;萧桓之明,足以定国。
’
(德佑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七,亲征大军整装待,玄夜卫已先行北上,清理沿途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