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2 / 5)

"

请大人留则例原貌,保晋商活路!

"

谢渊请来太学的金石博士,博士以放大镜细看碑刻:"

这纳字的竖笔带飞白,是泰昌年间特有的锥画沙笔法,"

他指着抄本的"

纳"

字,"

抄本用的是屋漏痕笔意,是德佑十年后的写法。

"

博士还现,碑刻的"

盐"

字顶部有个极小的缺口,与泰昌帝御笔《罪己诏》的缺笔完全相同——那是他晚年中风留下的笔迹特征。

"

抄本的盐字完整无缺,"

博士断语,"

必是后人仿写。

"

户部主事李嵩突然辩解:"

抄本是按内阁存档誊写的,怎会有假?"

谢渊却从袖中掏出内阁《起居注》,泰昌元年十月初三明确记载:"

开中则例碑成,帝亲书碑阴,命有司不得改易一字。

"

谢渊将碑刻与抄本的差异逐条列出:碑刻"

纳马需经边将、御史、盐司三司会签"

,抄本删去"

御史"

二字;碑刻"

每匹良马支盐一百引"

,抄本改为"

五十引"

"

少五十引,就意味着边军每年少支盐五万引,"

林缚补充道,"

这些盐都流入了晋商私库。

"

按《大吴边军饷册》,德佑年间边军盐饷骤减三成,恰与抄本篡改时间吻合。

赵全的喉结滚动:"

或许是抄录失误。

"

谢渊却甩出飞鹰厂的密信,其中"

改则例抄本,削御史之权"

的字句,与抄本删改处完全对应。

"

这不是失误,是蓄意谋私。

"

他的声音震得案上拓片簌簌作响。

谢渊在碑刻的缝隙里找到半片残纸,上面"

马政"

二字的连笔,与王林案中《私矿账》的笔迹如出一辙。

"

王林不仅伪造遗诏,"

他指着残纸,"

还参与了则例篡改。

"

残纸的边缘有镇刑司的火漆,与冯指挥使案中的封印完全相同。

《玄夜卫档》记载,王林在泰昌年间曾任大同盐司吏目,正是接触则例的关键职位。

"

他最清楚碑刻与抄本的差异,"

谢渊的目光变得锐利,"

这才敢伪造遗诏时漏刻碑阴手谕。

"

晋商的万民书上,密密麻麻签着三千余名"

边地百姓"

的姓名。

谢渊让林缚与飞鹰厂的《边将收买名录》比对,竟有一千二百个名字完全重合,其中包括七位守备、十二位巡检。

"

张守备去年收了晋商三百引盐,"

林缚指着名录注脚,"

李巡检的儿子在范家商号当账房。

"

谢渊突然抓起万民书,纸页间掉出半张盐引,上面的飞鹰纹与王林私矿的标记分毫不差。

范掌柜的脸色煞白,却强笑道:"

边将与商户往来,本是常情。

"

谢渊却举起盐引:"

常情会用飞鹰厂的私引?"

按《盐法》,私引与通敌同罪,这张盐引的批文上,赫然有代王的朱印。

谢渊让人彻查联名书签名者的籍贯,现六成来自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