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2 / 5)

夹着密密麻麻的纸条,写满批注。

他握着狼毫的手微微颤,在宣纸上反复书写,又重重划去,墨汁溅在案头的赈灾图上,宛如点点血泪。

窗外春雨淅淅沥沥,打在芭蕉叶上,更添几分愁绪。

"

大人,这利息定为多少合适?"

师爷赵文小心翼翼地问,目光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

豪绅放印子钱,利息高达五分,百姓苦不堪言。

"

"

十分之一!

"

谢渊果断落笔,狼毫在纸上留下苍劲的字迹,"

《户律》规定民间借贷不得过三分,我们取其下限,既能保证仓廪充实,又不让百姓负担过重。

"

他展开草拟的《贷粮章程》,逐字逐句核对:"

贷粮需保甲长作保,乡老见证;秋收后,里正监督偿还,不得拖延;若遇灾年,可申请缓还但必须如实申报灾情,不得虚报瞒报。

"

然而,章程尚未公布,反对声便已如潮水般涌来。

地方豪绅联名上书,称"

此举坏了祖宗规矩,扰乱民间借贷秩序"

;镇刑司的缇骑在城中散布谣言,说"

仓粮贷出就成了泼出去的水,有去无回,最后还是百姓遭殃"

深夜,谢渊坐在书房,握着那些匿名恐吓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眼中满是愤怒与坚定:"

你们越是阻拦,我越要推行下去!

"

文华殿内,龙涎香混着炭火气息,氤氲缭绕。

谢渊怀抱装订整齐的《贷粮章程》,蟒袍上的獬豸补子在烛光下微微亮,腰间玉带扣随着步伐轻响。

他跪在丹墀上,挺直脊背,声音洪亮:"

陛下,仓粮借贷制可解眼前饥荒,充实仓廪,恳请准行!

此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乃救荒良策。

"

王真尖着嗓子抢道:"

陛下,谢渊此举分明是乱政!

预备仓粮乃国之根本,岂能随意借贷?若开此先例,日后必生乱象!

"

他身后,户部尚书陈显文微微颔,手中的象牙笏板轻轻晃动,眼神闪烁不定。

"

乱政?"

谢渊猛地抬头,额角青筋暴起,"

陈大人,去年预备仓采购的粮食,有三成霉变质,这算不算乱政?"

他从袖中掏出一本装订严密的账册,封皮上"

陈州预备仓采购记录"

几个字墨迹未干,"

这些都是下官暗访所得,采购价高出市价五成,敢问中间差价去了何处?是进了某些人的私囊,还是另有隐情?"

殿内一片哗然。

德佑帝眉头紧皱,目光在谢渊、王真和陈显文之间来回扫视:"

谢卿,此制当真可行?莫要空口无凭。

"

"

可行!

"

谢渊展开《贷粮章程》,又拿出一叠厚厚的文书,"

臣已在陈州试点,选取五个村落,派专人监督。

春借一石粮,秋还一石一斗,百姓感恩戴德,仓廪也有了盈余。

这是试点的详细账目、百姓的联名证词,以及地方官吏的反馈。

"

他的目光如利剑般扫过王真和陈显文,"

若有人敢从中作梗,臣身为左都御史,定当严查到底,绝不姑息!

"

当圣旨下达时,谢渊瞥见王真与陈显文交头接耳,陈显文的袖中隐约露出一角银票。

他心中警铃大作,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这场与贪腐的斗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