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谁将忠孝意为答圣明酬(1 / 2)

卷语

《大吴会典?刑律》载:"

查抄逆府之制有五:一曰封库,以黄绫封条钤御史印;二曰勘地,凡地窖、暗室必烛火遍照,砖石松动处必凿;三曰验物,兵器甲胄验匠人铭,无铭者熔毁;四曰录骸,骸骨需辨性别、伤痕,造册存案;五曰封驿,所有证物随八百里加急送往刑部,漏报者斩。

"

永熙四年六月初十,邺城魏王府的铜锁在夜风中锈蚀,谢渊的獬豸冠缨扫过门楣的"

魏烈"

字匾额,手中断笏突然出清越鸣响——那是七年前父亲血谏时,断笏与砖窑范模相击的余音。

谁将忠孝意,为答圣明酬

永熙四年六月初十,子时初刻。

魏王府的地窖入口隐在假山水榭后,谢渊的火折子光芒映在青石板上,砖缝间的砖窑红土与漳河断粮案中的证物如出一辙。

他踩着第三块雕花砖,暗门应声而启,腐土气息中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那是匠人血与钢铁长久浸染的味道。

石阶下的地窖潮气逼人,谢渊的绣春刀鞘划过石壁,溅起的石灰粉下露出"

丙巳-零一"

至"

丙巳-三百二十"

的刻痕,每个编号旁都画着断指符号。

玄夜司校尉的火把突然照亮整面墙:百具弩机零件整齐排列,"

望山悬刀"

等部件上的"

丙巳-四十"

编号,与《兵器监造册》中失踪的"

神臂弩"

零件完全吻合。

"

《军器新例》卷三第六条:兵器必刻匠人全名为铭,"

谢渊的铁尺敲在"

悬刀"

部件上,回声里带着金属震颤,"

这些零件只刻编号,分明是魏王府私毁匠人名讳!

"

他忽然注意到零件边缘的毛边呈锯齿状,与阵前铸甲案中未磨平的暗记如出一辙——那是匠人断指后,用残手刻范留下的独特痕迹。

丑时初刻,谢渊踢开积灰的草席,三百具骸骨在火把下显形。

所有骸骨的手骨均呈握笔状,指骨处的刀伤清晰可见,其中"

丙巳-四十刘二"

的工牌挂在颈间,背面用指甲刻着"

烈逼铸甲,断指三"

,字迹与七年前砖窑匠人血书的笔锋完全一致。

他蹲下身,见骸骨的肋骨上有规则的压痕,正是砖窑塌方时窑砖排列的印记。

陈虎突然出压抑的呜咽,指着一具骸骨的腕骨:"

大人,这是我叔叔陈七的丙巳-十七工牌!

"

谢渊望去,见工牌背面刻着"

血淬甲胄,焚尸灭迹"

,与《匠人血债录》中记载的陈七死因分毫不差。

更漏司军士从骸骨指缝取出半片钱范,范底"

魏烈"

火印的笔画间,嵌着极细的人——那是匠人被强征头加固范模的罪证。

寅时初刻,地窖角落的鎏金酒器在火光中泛着冷光。

谢渊用铁尺撬开酒器,数十截断指浸泡在火油中,每截断指都用银丝缠着密信,信上"

秋高马肥"

的暗号与第大漠孤烟案中截获的北疆密信完全相同。

他取出一封,见断指的指甲盖内侧刻着砖窑地道图,出口处标着"

丙巳位"

——正是七年前匠人被活埋的乱葬岗。

"

萧烈用匠人断指传密信,"

谢渊的声音混着酒器开合的脆响,"

每截断指都是一道催命符。

"

他抖开《魏王府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