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4古智新用:攻心战术的深度探索(4 / 8)

!以前全靠经验判断,现在有系统和古籍战术辅助,谈判的针对性和效率都提升了太多。”测试报告显示,运用新战术体系后,谈判成功率较传统方法提升了45%,谈判时长平均缩短30%。

    五月,总部下达通知,要求王玲小组牵头编写《反恐心理战实战手册》,将研发成果标准化、普及化。手册分为“理论基础”“战术应用”“系统操作”“案例分析”四部分,林薇负责“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将古籍战术与现代心理学理论结合,用真实案例解读战术运用逻辑;赵阳编写“战术应用”,按场景分类,给出具体操作步骤,比如“校园劫持案”“商场爆炸威胁案”的针对性战术;陈凯负责“系统操作”,用图文和视频教程,指导一线人员快速掌握系统使用方法。

    编写手册期间,小组接到紧急支援任务:东部某城市发生“****持械拒捕案”,嫌疑人情绪极不稳定,兼具冲动和偏执特征,谈判陷入僵局。王玲带着林薇和陈凯连夜赶往现场,陈凯快速将嫌疑人的初步信息录入心理分析系统,匹配出“共情+极限施压”组合策略——先通过嫌疑人的朋友传递“家人担心”的信息,引发情感共鸣;同时展示警方的围控部署,明确告知“抵抗没有出路,配合能获得公正处理”。林薇则根据《六韬·文韬》中“顺其志以诱之,因其势以破之”的思路,调整谈判话术,顺着嫌疑人的诉求表达理解,再逐步引导其认识到错误。经过三小时努力,嫌疑人最终放下武器,接受抓捕。

    任务结束后,当地警方特意送来感谢信:“你们的心理战术精准击中了嫌疑人的心理弱点,避免了流血冲突,真是帮了大忙!”这次实战也为《反恐心理战实战手册》增添了鲜活案例,林薇将其详细记录,作为“复合型性格敌人应对”的典型案例收录。

    七月,《反恐心理战实战手册》通过总部审核,开始在全国反恐系统发行。同时,小组启动新的研发项目——“反恐舆情引导战术”,目标是结合古代“舆论造势”智慧,应对反恐行动中的舆情危机,防止谣言传播引发社会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