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集:校园联赛(1 / 3)

逸霄 竹晴园 1696 字 12天前

糖龙新焰:全国高校创新联赛纪事

双生谷的初秋总带着糖料熬煮后的暖甜气息,糖龙展馆前的老槐树刚落下第一片黄叶时,风痕和温如霜带着最后一叠赛事手册走出办公室,玻璃门上“首届全国高校糖龙创新联赛”的红色横幅被风掀起一角,像极了传统糖龙腾飞时的飘带。

“确定参赛院校名单没问题吧?”温如霜把手册按院校分类摞好,指尖划过“江南大学”“民俗文化学院”等校名,忽然停在“西北轻工职业学院”上,“他们提交的初筛作品是‘敦煌飞天糖龙’,手工捏塑的飘带细节特别见功力,就是不知道现场制作能不能稳住。”

风痕正调试展馆中央的AR扫描设备,闻言抬头笑了笑:“放心,我给每个参赛台都配了备用的温度传感器,就算西北那边的学生不适应南方湿度,也能实时调整熬糖参数。”他说着点开手机里的赛事流程表,屏幕上传统手工组与创新技术组的分区示意图格外清晰,“倒是你负责的文化解说环节,要不要提前给学生们划划重点?比如传统糖龙的‘九转塑形’技法,别到时候有人把简化版当成正宗的。”

温如霜白了他一眼,却还是从包里掏出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各院校的参赛特点:“早就整理好了。你看这所艺术院校的‘AR节气糖龙’,扫描后能显示对应节气的民俗故事,但我担心他们过度追求动画效果,反而丢了糖龙本身的工艺细节——评委评分时可得把好这关。”

开赛当天,展馆里挤满了人,空气中飘着麦芽糖与各色香料的混合香气。传统手工组的展台前,西北轻工的学生林小满正专注地熬着糖料,铜锅里的琥珀色糖液在小火上慢慢翻滚,她不时用长勺舀起糖液,手腕轻转,糖丝便如细雨般落在石板上,待温度降至适宜,手指翻飞间,一条带着敦煌飞天飘带的糖龙渐渐成型。

“熬糖的火候很关键,”温如霜走到展台前,目光落在铜锅下的酒精灯上,“传统技法里‘文火慢熬’讲究的是糖料分子的缓慢重组,你现在的火候比标准低了5度,飘带部分可能会不够挺括。”

林小满愣了一下,赶紧调整酒精灯火焰,果然见糖液的黏稠度慢慢达到理想状态。她抬头对温如霜露出感激的笑:“谢谢温老师!我们在学校练习时总掌握不好火候,这次带了家乡的红枣炭来,没想到南方湿度大,炭火烧得比平时慢。”

风痕这时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型AR扫描仪:“你们的飞天糖龙纹样很有特色,要不要试试扫描一下?我临时加了个功能,能把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动态效果叠加在糖龙上,说不定能给创新组的作品当个参考。”

林小满半信半疑地点点头,风痕将扫描仪对准糖龙,屏幕上立刻出现了惊喜的一幕:糖龙的飘带仿佛被风吹起,与壁画中的飞天一同起舞,周围还浮现出“敦煌糖龙与丝路贸易”的文字解说。围观的学生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传统手工组的展台前第一次聚集了这么多关注创新技术的人。

创新技术组的展台则是另一番景象。江南大学的团队正围着一台3d打印机,打印头缓慢吐出白色糖料,层层叠加成一条镂空的“生态糖龙”。“我们用的是可食用糯米糖,里面加了益生菌,”团队负责人陈阳指着糖龙腹部的镂空花纹,“这些花纹不仅好看,还能让益生菌更好地存活,吃的时候搭配酸奶,既美味又健康。”

风痕仔细检查着3d打印的糖龙,手指轻轻触碰镂空处:“打印精度不错,但糖料的冷却速度还能再优化。你们看这里,”他指着糖龙尾部的一个小裂痕,“因为外层冷却太快,内层还没定型就收缩了,我给你们的参数里有分段冷却的设置,调一下应该就能解决。”

温如霜则更关注作品的文化内涵:“‘生态糖龙’的概念很好,但能不能再融入一些传统元素?比如在镂空花纹里加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