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火候到了就熟了(2 / 3)

逆流韶华 杯倾风和雨 1188 字 23小时前

回来晚了。”

他的声音轻得像飘在粥面上的热气。

沈建国没接话,只把另一根松枝塞进灶膛,火势更旺了些,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两棵根系交缠的树。

院外传来清脆的车铃声。

林夏推着自行车进来时,晨露还沾在她的运动裤脚。

她没说话,只把竹编食盒轻轻搁在灶台边,掀开盖子,酱豆腐的咸香混着米香漫开——那是她奶奶家的老手艺,和母亲生前做的一个味儿。

“在旧书堆里翻到的。”

她又从帆布包里抽出张泛黄的纸,边角卷着,却用透明胶带仔细粘过。

沈星河凑近一看,是母亲的字迹:“文火三刻,武火一瞬,心急的饭,米不粘人。”

沈建国的手指颤了颤,从里衣口袋摸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

打开时,里面躺着撮深褐色的土,“你妈说,这是灶心土,得烧够三年的灶才能攒一把。

能镇火,也能……镇心。”

他说最后三个字时,喉结动了动,像在吞咽什么。

晨光透过糊着新窗纸的窗户渗进来,照在三人围蹲的灶前。

沈星河把灶心土撒进粥里,土末子落在滚沸的粥汤里,转瞬就化了。

他掌火,沈建国往锅里添米,林夏举着母亲的火候口诀掐时间。

沈建国几次想伸手转灶门的风门,手伸到半路又缩回来,像小时候他想碰刚出锅的馒头,母亲拍开他的手时那样。

直到粥香裹着雾气漫上房梁,老人突然说:“以前总怕煮不好,怕你不回来吃。”

沈星河盛粥时故意多刮了点锅底的焦屑。

焦粒混在白粥里,像撒了把碎金。

他把碗递给父亲:“我回来,不是为吃口好饭,是为有人等我刮锅。”

沈建国低头吹粥的动作顿住,有滴浑浊的泪砸在碗里,荡开一圈涟漪。

林夏转身去擦灶台,可沈星河还是看见她睫毛上沾着的水光。

当晚,沈星河翻旧柜找冬天的棉袜,在母亲的铝饭盒夹层里摸到张纸条。

纸已经脆,字迹却清晰:“星河,火会灭,人会走,但锅底的焦,是家记得你的样子。”

他攥着纸条坐在炕沿,看月光从窗棂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