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起一片吸气声。此题看似常见,实则易流于陈词滥调,难得出新。
大宝却神色自若,研墨提笔,手腕稳如磐石。
墨香氤氲间,他先写破题:
“松柏之可贵,非以其终年青青也,以其岁寒不凋,而后知青青之足贵也……”
笔锋一转,以“药”喻“松柏”,将药材经霜愈劲、人需砺节方成的道理娓娓道来,末了又落回圣人之言,首尾相扣,滴水不漏。
午后散卷,誊录官抄至此处,忍不住拍案:“八岁小儿,笔力老辣如此!”
第二日,诗赋题:《春草》。
大宝写七绝一首:
“浅草才能没马蹄,
嫩从细雨借生机。
根藏一寸燎原意,
不待东君手自萋。”
韩文渊阅卷至此,良久无言,只在卷尾朱批八字:
“童心如炬,诗骨天成。”
第三日,策问:
“北地药材南运,利弊若何?”
这道策论,明面考商贾利弊,实则暗藏时政——朝廷正议开通洛河漕运,以药抵税。
大宝先引《周礼》“以九贡致邦国之用”,再述药农之苦、药商之艰,继而提出“官督民办、分段设仓、以药折盐”三策,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