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随着实验的正式开始,华生开始尝试对小艾尔伯特建立【恐惧】的条件反射:当小艾尔伯特接触白鼠时,华生在其身后用铁锤敲击金属棒,制造巨大声响,引发小艾尔伯特的【恐惧】,使他哭闹。该实验程序多次重复后,只要白鼠一出现,哪怕华生不敲击金属棍发出巨大噪音,也可引发小艾尔伯特的哭闹、躲避等恐惧反应。
换句话说,小艾尔伯特从原本的【好奇】、【亲近】小白鼠,变成了【恐惧】小白鼠。
小艾尔伯特的这份【恐惧】原本是针对“巨大噪音”,但在实验中,却通过条件反射和【白鼠】建立了连接。
随后,实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小艾尔伯特在看到兔子、圣诞老人面具、棉花等物品的时候,也产生了极强的【恐惧】,乃至于歇斯底里地哭闹。
他的【恐惧】已经不再针对【白鼠】,而是提取了【白鼠】身上的特质,进而对所有【白色】、【毛绒】的东西都产生了【恐惧】。
心理学从此迎来了一个新的概念——【泛化】,以用来解释小艾尔伯特身上产生的这种现象。
华生的实验获得了成功,他证明情绪可通过后天条件作用形成,“环境塑造行为”的行为主义核心观点获得了论证。该实验也成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重要例证,推动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同时,也开始遭受口诛笔伐。
……
“毫无疑问,不管是津巴多还是华生,他们的实验成果都是珍贵的。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成果将心理学这个专业的发展加速了数年,甚至创造了心理学新的研究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