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回复道:“剪得很好。建议加一段:让张建国自己说一句话,哪怕只有一句。比如‘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不是机器,我也怕冷,也想抱抱女儿。’其余不用改。你们已经做到了最重要的事??看见,并且说出来。”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他忽然意识到,《破壁》不该是一部由他主导的电影,而应该是一个运动??一场全民参与的真实影像行动。
他新建群组,拉入吕征、贾铃、彭昱畅、郎朗,还有几位长期合作的摄影师和剪辑师。
群名就叫:**破壁计划**。
他在群里写道:“我不再当导演了。从今天起,我们是发起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支持一百个普通人拍摄自己的‘燎原时刻’。预算不限,技术全开,设备可以借,培训线上做。成片不进影院,直接放进社区、学校、工厂、工地。我们要让每一个被忽略的生命,都有机会站在自己的镜头中央。”
吕征很快回应:“风险很大。一旦这些内容扩散,监管一定会出手。”
陈飞打字:“那就让他们来抓。抓得越多,说明我们越对。”
贾铃发了个握拳的表情。彭昱畅只回了一个字:“干。”
当天下午,第一条“破壁”作品上线。
发布者是个十九岁的听障女孩,名叫小禾。她用手语讲述母亲在菜市场卖菜时被城管驱赶的经历,配字幕和背景音乐。视频只有六分钟,但她花了整整一个月准备??练习表达、学习剪辑、反复修改字幕位置。结尾,她对着镜头打出一句话:“我能听见世界的噪音,却没人听见我说话。现在,我自己制造声音。”
视频发布三小时,播放量突破百万。
弹幕刷屏:“她在发光。”“这不是纪录片,这是子弹。”“请让我加入破壁计划。”
陈飞转发并评论:“第一颗星火已燃。下一个,谁来?”
浪潮开始了。
第三天,内蒙古牧区一名初中生上传短片《风中的旗》。他跟拍爷爷坚持升国旗的过程??三十年如一日,哪怕草原上只剩他们一家。风雪中,老人颤巍巍地拉开绳索,红布展开那一刻,镜头剧烈抖动,因为他哭了。
第五天,上海一位护士拍下夜班日记:ICU走廊里,家属隔着玻璃写下“加油爸爸”,病人睁眼看到后泪流满面;另一侧,一位老人孤独离世,无人认领,护工默默为他整理遗容。
第七天,西安一对夫妻发布《拆迁笔记》。他们用延时摄影记录家园一点点消失的过程,配乐是孩子背诵《静夜思》的录音。最后一帧,废墟中央立着一块木牌:“此地曾有家。”
每一部作品都粗糙、原始,却带着无法伪造的力量。它们不像电影,更像伤口裂开时流出的血,滚烫而真实。
媒体开始关注。“破壁计划”登上热搜,话题阅读量超八亿。支持者称其为“民间影像革命”,反对者则警告“情绪泛滥将引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