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半生荣光 一朝破碎(3 / 5)

砯崖2 元迪 3709 字 2天前

皱纹,深得能夹住阳光;眼窝深陷,像盛着化不开的沉郁;那副高度近视镜的镜片厚得像两块磨砂玻璃,断了的右镜腿全靠手托着,才没让眼镜从鼻梁上滑下来。

    “不可思议……”老人枯瘦的手指颤巍巍托着那副断了右镜腿的黑框眼镜,镜片上蒙着层薄灰,却挡不住他望向金山广场的目光,目光里裹着茫然,也裹着不敢置信的沉郁。半个时辰前,这里还人声鼎沸,空气里满是辣椒的鲜、鱼虾的腥,连讨价还价的吆喝都缠着火气;此刻却空旷得像被只剩躯壳,老桂花树脚下散着好几张5元落地费凭证,有的沾着泥土的黄,有的裹了辣椒汁的红,都像被随手丢弃的碎纸片。风卷着碎叶在大理石地面上打旋,“沙沙”的轻响荡出回音,反倒衬得这地方更静,静得能听见自己喉咙里发紧的闷响。

    思绪像被这风勾住,猛地拽回方才的喧嚣里。

    这是清晨,露气还没散透,也是他从五通镇乡下来到临桂县城给儿子看孩子的第三天。三天前就和表弟约好,今早表弟要把山涧里捞的鲜鱼拿到金山广场卖,他特意拎着那两张帆布凳早早就来了。抵达时,广场与金山市场交界的老桂花树下已经热闹开了,很大很大的桂花树枝桠伸得老长,浓荫盖着小半片地,树皮上爬满青苔,树下的小贩们早已铺开了生意,竹篮、蛇皮袋在地上摆得齐整,连空气里都缠着仔姜的辛、烟丝的醇,还有田螺、河虾带着水腥的鲜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六章半生荣光一朝破碎(第2/2页)

    彭阿姨的红辣椒扎得人眼疼,小山似的堆在蛇皮袋上,蒂上还沾着晨露;罗小妹的小白菜带着六塘泥土的潮气,叶子水灵灵的,偶尔滴下的水珠在地上洇出小小的湿痕;张军的干鱼仔用细麻绳串着,挂在竹篮沿上,风吹过晃悠悠的,带着晒干的咸香,5元落地费凭证压在竹篮的中间。

    这张军,老人认得,二十多年前在那山村小学教室里,虎头虎脑的张军总追在他身后说:“张老师,我一定要考出去?”

    “张老师!”张军先看见了他,黝黑的脸上堆起笑,粗糙的手掌在围裙上蹭了蹭,快步走过来。

    “都长这么高了,”老人扶了扶眼镜,仔细打量他,“有三十了吧?”

    “早过啦,”张军挠了挠头,眼角的细纹皱起来,“下个月就三十五。”

    “当年你是考出去的高材生,怎么……在这里摆摊?”老人的目光落在他沾着鱼鳞的手指上,声音轻了些。

    张军脸上的笑淡了,叹了口气,蹲下身整理起竹篮里的干鱼仔:“是考出去了,还进了县上的大厂当文秘,风光了好几年。后来厂子合并,一下精减了一半人,没被裁的也发不出全薪。我和媳妇俩只能一人上岗一人待岗,我把机会让给她,可没撑多久,她那岗也黄了。”他顿了顿,指尖划过干硬的鱼仔,“孩子要上初中了,学费、资料费哪样不要钱?想起小时候在河里弄鱼抓虾能换钱,就拾掇拾掇干这个了。辛苦是辛苦,好歹能凑够孩子的学费。”

    老人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淡下去,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帆布凳是当年他评得“先进教师”时教育局发的奖励。直到张军挑着竹篮,说了句“张老师,我得赶去圩上补货”,身影消失在人群里,他还没缓过神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