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比他们预想中好的太多,甚至好的都有些离奇,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更是出乎意料的昂扬。
他们原来是准备来受苦受难来着。
是来接受贫下再教育,然后用自己青春热血帮老乡们改天换地,建设新农村的!
但现在,经过这几个小时的所见所闻,他们是完全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到底该干啥了……
老乡们自己已经把日子过的不是一般红火了,他们之前的那些梦想计划还要继续实施吗??
几个小时的见闻让四个年轻人心中升起了无限迷茫和疑惑,但又是不约而同地,没有一个人开口讨论,也没有一个人询问过杨国安为什么杨家大队会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
因为在四人下乡前,他们家中的长辈都曾叮嘱过他们不少下乡后的为人处事。
其中,有条“五不三保原则”
,四人家里长辈在叮嘱时都尤为郑重且严厉。
五不,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传的不传。
三保,确定分配后,对于将要锻炼生活的村子大队,要做到保密其所在,保密其内部,保密其人员,禁止向不相关人员透露自己在这个村子的生活情况。
这条“五不三保原则”
,猛听起来很夸张,但家里都有长辈上面担任要职的秦建国四人接受良好。
这一年多,花国各方形势复杂,四个年轻人已经看到身边不少人一个不注意就被带走调查,其中不乏位高的存在。
秦建国四人虽然年纪都不大,但没一个脑子笨的,所以对于长辈们的这条叮嘱,四人不仅十分能理解,且也觉得很有必要。
他们不是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知道在当前时代一言一行的重要性。
他们能来这种特殊的优厚地方下乡锻炼,很大概率是家里人照顾后的结果,所以他们更不能连累家里长辈。
这也是四人进村后一个比一个惊讶,却也一个比一个沉默的原因。
黑夜中,不知谁轻轻叹了一声。
这一夜,四个年轻人都重新思考起自己对“下乡”
生活的定义,但殊不知,还有更大的惊喜在后头。
翌日。
清晨五点半。
天色刚灰蒙蒙亮,感觉自己才闭上眼睛没多久的秦建国四人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嘹亮的鸡鸣声和隐约人声。
没怎么犹豫,虽然依旧很困,但四人都揉着眼睛赶紧起身穿衣。
“咋不多睡会?”
准备出门的杨国安看到挂着同款青黑眼圈的秦建国四人,有些惊讶这几个城里小孩竟然也起来了。
“我们是来劳动的,当然要跟大家伙一起干活,咋能偷懒!”
于学武努力压下哈欠,回答道。
杨国安虽然在昨天说交给四人组的主要任务是帮忙提高村民们文化水平,但在农村,生产建设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留给四人的教学时间只能是下工后的晚上。
当然,村民们白天干活的时候,四个来农村的城市青年也是要接受生产劳动锻炼的。
知青插队下乡的第一年,每月的口粮由郭嘉财政统一放,不需要知青们用公分兑换。
但之后,知青们就和队上的社员一样,生活劳动纳入集体分配体系?,口粮转为生产队分配,知青们需要通过劳动挣取工分兑换粮食。
所以,这些下乡的知青们无论一开始是主动还是被迫,只要来到农村,都是要慢慢学着干农活的。
不过杨国安并没有打算在第一天就给秦建国四人安排活计。
四人毕竟都是从没干过农活的城里小孩,又是昨天晚上刚到村子,杨国安打算让几人先缓两天适应适应环境。
但架不住四人实在思想觉悟高。
肖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