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七个名字,藏在光里(2 / 3)

瘩。

她的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月白色真丝衬衫,布料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她盯着主位上的周处长,对方正拿着汇报材料照本宣科,“关于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周处长。”苏绾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冰锥刺破寂静。

会议室里的茶盏轻响了一声,是有人不小心碰到了杯盖。

她翻开带来的文件夹,里面是肖锋凌晨发来的三维表格,纸页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为什么涉及市级专项资金的村子,‘政策获得感’评分反而下降?”

周处长的钢笔“啪”地掉在桌上,金属壳在红木桌面弹了两下,滚到桌角才停下。

他抬头时额角泛着细汗,冷气似乎没能压住那层油光。

“可能是基层执行不到位……”

“那能否公开这些项目的资金流向和验收标准?”苏绾的声音更冷了,像冬夜的霜,“市发改委有义务让群众看到每一笔钱怎么花的。”

全场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秒针每走一格,都像敲在人心上。

周处长的喉结上下滚动,右手悄悄攥住桌布边角,指节泛白,布料在他掌心皱成一团。

苏绾望着他发红的耳尖,突然想起昨夜那个威胁电话——电流杂音中,那句“别逼我们撕破脸”仍回荡在耳畔。

原来他们怕的不是查,是被当众扒开遮羞布。

散会时,周处长的秘书追出来,往她文件袋里塞了个U盘:“苏局长,这是……部分项目的明细。”苏绾摸着U盘冰冷的外壳,金属边角硌着指尖,知道自己这把刀,已经捅进了某些人的肋骨缝。

傍晚六点,夕阳把村道染成橘红色,热气从地面升腾,打水机的铁管烫得几乎握不住。

肖锋正蹲在村委门口帮王婶修打水机,扳手拧动时发出“咯吱”声,水阀终于松动,一股清流“哗”地喷出,溅在他手背上,凉意顺着血管往上爬。

赵科的身影从村道上晃过来。

他穿着笔挺的白衬衫,袖口却皱巴巴的,像是被人扯过,领口还沾着一点灰。

“肖书记。”赵科递来一个牛皮纸信封,指尖在发抖,纸面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老魏的悔过书复印件。”

肖锋拆开信封,第三页右下角的钢笔字刺得他眯起眼:“我不过是替别人挡刀的。”字迹歪歪扭扭,笔画颤抖,像是戴着手铐写的,墨水还晕开了一点,旁边有赵科的批注:“这句话不该出现在悔过书里。”

“他在监狱里,能接触到的只有管教和同监犯。”赵科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皮鞋上沾着泥点,像是走过雨后的小路,“管教说他写这份材料时,反复改了七遍。”

肖锋合上信封时,摸到背面有块潮湿的痕迹,微黏,像是眼泪洇的。

他抬头看赵科,对方的睫毛在夕阳下投下阴影,像两把合拢的扇子。

“为什么给我?”

“昨天在县招待所,你说‘证据要摆到明面上’。”赵科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嘴角抽动了一下,“我昨晚翻了组织部十年的举报材料,发现凡是涉及‘替人挡刀’的案子,最后都……”他突然顿住,喉结动了动,声音低下去,“我就是想看看,当阴影被摊开在太阳下,到底会怎样。”

肖锋拍拍他肩膀,掌心传来布料的粗糙感:“谢谢你信我。”

“不是信你。”赵科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一句,声音轻得像风,“是信我自己还没疯。”

深夜十一点,肖锋的笔记本摊开在台灯下,纸页上密密麻麻写满线索:刀哥的纸条、数据波动图、老魏的“替人挡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