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上面的土粒弄干净一点。”
“是,大人。”
为获取最真实产量,不少官员可谓事无巨细,把监督工作发挥到极致。
也有原本底层平民出身的文官兴致勃勃,挠起衣袖重温多年前的耕作时光。
渐渐地,很多文武参与其中。
不论刻意想在皇帝面前表现,还是真心劳动出力,大明从来没出现过此等官民同乐,西苑官地一片温馨祥和。
“来了,五号地红薯一筐,五十三斤!”
“十二号地土豆一挑,一百零二斤!”
“七号地红薯三筐,一百四十八斤!”
“......”
收获之物被陆续运往过秤处,负责称重的人报出数据,监督官员反复确认,科学院农业所和官员代表两本账册同时记录。
这些地当中有庄户责任田也有部分官地属田,不过每块地都作以编号并单独堆一堆,出现错误的概率极小。
一筐筐农作物络绎不绝,注定是个丰收年,崇祯无比欣慰。
种子这下多了起来,只要明年大力推广,百姓饿肚皮的日子,必将一步步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