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亩产三千五百斤(1 / 3)

重生大明1635 蜀中侠 1609 字 1天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督察院、刑部、大理寺半个月审理完汉奸案,其所有罪行也在布告及报纸上大肆公布。

所有汉奸诛九族凌迟三千刀,那些九族在两年多前就已被朝廷斩杀,部分人家眷尚在沈阳城,就让其多活一段时日吧。

李弘济叛乱案所涉文武放在同一天处置,主要成员诛三族判处凌迟,仅比孔有德一众汉奸少挨了一两千刀。

处置汉奸叛贼大快人心,行刑五天造成京师万人空巷。

不少人分食汉奸肉块带回家喂狗,尤其从辽东流亡到京师的平民百姓。

李弘济、李祖述父子成了开国以来同时遭三千刀的勋贵,孔有德、李率泰一干假建奴灰飞烟灭,一切都罪有应得。

进入九月下旬。

从辽东回来的将领重归前线,第一次没回来成的周遇吉、黄得功、尤世威、刘肇基、虎大威等人受到天子接见。

高级将领不能全数不在岗,得分期分批来朝。

崇祯少不了勉励与赐食,这是属于他们的荣誉,皇帝自然通通予以满足。

九月二十七。

崇祯带着在京数百文武,浩浩荡荡前往西苑官地。

当下土豆收获已进入尾声,正处于番薯收获季,两种作物大丰收,在七月份便已安排好观摩一事,得让朝臣见识见识。

“臣等拜见陛下!”

“陛下来了,陛下来了!”

“草民拜见陛下”

“”

刚进入西苑官地边缘,科学院农业所官吏及成千上万百姓夹道欢迎。

天子几个月没来了,自知晓皇帝会带百官参观丰收起,西苑早早就作出准备。

现如今官地百姓有吃有穿,脸上那份菜色早已不存,人人喜气洋洋手舞足蹈。

“陛下,现土豆尚剩百余亩晚熟未收,番薯收获在即,为公平计,请陛下选定地块!”

宋应星拱手作揖,向崇祯请示。

“走,先去看看再说!”

“臣遵旨!”

越过人群,崇祯放眼望去。

一马平川的官地沟壑纵横,一直延伸到山脚,水渠星罗棋布。

大面积红薯藤尚未割掉,看样子长势不错,有的沟壑上面偶尔还有高粱或玉米留下的根部。

多种农作物混种一前一后采收,土地利用被挥到极致。

“不知今年高粱、玉米二物亩产几何?”

崇祯知晓当时的产量,如此一问便是借宋应星之口告诉广大臣子,种地需要科学,不能够完全寄望于靠天吃饭。

“回陛下,今岁小麦收割后,6o万亩土地中播种约3o万亩高粱、2o万亩玉米,其余栽种蔬菜、果木之类。

由于官地大量饲养家禽,肥料较为充足,西苑收获高粱36oo万斤,玉米近3ooo万斤!

二者亩产均过一石,玉米比高粱略高,宛平、大兴等官地亦是如此!”

“哦?”

崇祯故意露出惊讶,二人之间对话被皇家事务司礼官传唱,臣子们听得连连点头。

按以往北方产出,正常年月高粱玉米亩产不过六七斗,也就相当于后世一百二三十斤,这下高出五六成,可谓旷绝古今!

“朕见这土地整理成沟壑状,不知其好处在哪里?”

得亏前世在农村呆过,这种耕作法其实还是崇祯提出的,宋应星随即答道:

“回陛下,去岁初冬播种小麦前便已翻挖成沟壑,今岁不待小麦成熟便栽入高粱及玉米苗。

待抽穗左右栽植番薯,沟壑可确保农作物不旱不涝,且利于施肥收割。

高粱玉米收获后剩下番薯茁壮成长,土地一次成型多次利用,此方法妙不可言!”

“如此不但节约翻地用工,还可让土地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