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山人(3 / 3)

影里格外刺眼。

老者们的走位没有半分慌乱,反倒透着经年累月打磨出的默契。

穿灰布褂的老者始终站在最前方,柴刀横在胸前,刀刃虽卷口,却总能精准抵住刺来的兵器,他脚下踩着碎步,每退一步都恰好为身后同伴留出防守空间;穿蓝布褂的老者则像灵活的狸猫,绕到黄衣人侧面,趁着对方注意力被吸引的间隙,柴刀往对方手腕处轻挑,逼得那人慌忙收招;还有个胳膊带伤的老者,正被同伴护在身后,他捂着流血的袖子,却仍不忘用柴刀格挡侧面袭来的攻击,偶尔还能找准时机反击,为同伴减轻压力。

体力的消耗在他们身上清晰可见。

最前方的老者额角青筋突突直跳,汗珠顺着额头深刻的皱纹往下滑,先是挂在眼角,随着他格挡的动作晃了晃,而后“啪嗒”

一声滴在地上,在落叶间晕开一小片湿痕;另一个老者的汗珠则落在衣襟上,原本就沾着泥土的粗布衣,被汗水浸得颜色更深,形成一块块深浅不一的印子,连后背都洇出了大片汗渍,紧紧贴在佝偻却挺拔的背上。

有个头半白的老者抬手抹了把脸,手背沾着的田泥混着汗水,在他颧骨处蹭出一道黑印,从眼角一直延伸到下颌,像条深色的纹路。

可他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是甩了甩沾着汗泥的手,重新将柴刀握得更紧——刀柄上的包浆被汗水浸湿,泛着温润的光,他盯着身前黄衣人的动作,瞳孔微微收缩,连呼吸都放得又轻又稳,仿佛下一秒就要抓住对方的破绽,给出致命一击。

尽管黄衣人和黑白衣人加起来有二十多个,密密麻麻地围在空地中央,在人数上占尽了上风,可场上的局势却完全没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走——他们非但没把握住战斗的主动权,反而被七个老者逼得频频后退,连原本整齐的阵型都乱了不少。

老者们手里的柴刀确实只是寻常农具——刀刃因常年劈砍木柴而带着细密的卷边,刀背还沾着未刮净的树屑,甚至能看到几处被火星溅出的小豁口。

但握在他们手中,却比任何兵器都更显狠辣精准:

面对黄衣人刺向心口的长枪,为的灰袍老者非但不躲,反而拧身侧步贴近,布满老茧的手掌猛地前推柴刀——刀刃顺着枪杆的硬木纹理狠狠下划,出“滋滋”

的摩擦声。

眼看枪尖距胸口只剩半寸,他手腕突然翻转,刀刃精准切向持枪人的手腕内侧。

“嘶——”

黄衣人痛呼一声,手腕瞬间渗出血珠,铁枪“哐当”

砸在落叶堆里,枪尖还在不住震颤。

另一侧,黑衣老者正矮身躲过八卦刀的劈砍。

刀锋擦着他的肩头掠过,削断几缕白。

他借势旋身倒地,柴刀却反撩而起,直取黑白衣人的脚踝。

“噗”

的一声闷响,刀刃虽未完全砍入,却也在布靴上划开道深口,那人惨叫着单腿蹦跳后退,血珠顺着裤脚滴在青苔石上,惊飞了几只栖息的甲虫。

这几下反击快如闪电:灰袍老者收刀时,刀背还勾落了黄衣人腰间的钱袋;黑衣老者起身时,鞋底竟蹭着地面划出半道深痕。

围观的黄衣人群中出几声惊呼,原本凌厉的阵型顿时乱了分寸。

有个持长枪的年轻人刚想上前补位,却被同伴拽住衣角——方才那刀光太快,他甚至没看清老者是如何出刀的,只觉得后颈一阵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