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期。
跷脚牛肉难吗?
要做到各种中药和香料的极致融合自然不简单,但若只要求做到汤色清澈,味道鲜美,其实并不难。
找个会炖汤的厨子就能把汤锅工艺改良出来,再一点点做调整和改进即可。
只要有钱挣,厨子们有的是耐心。
新鲜牛骨熬高汤,新鲜的毛肚、牛肉烫煮,只要把握好火候,味道怎么都不会差。
背靠杀牛周村,每天能够获取足量新鲜的牛杂和牛肉,才是苏稽跷脚牛肉能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周砚现在掌握的是先发优势,通过《四川烹饪》杂志封面达成了品牌塑造的效果。
《周二娃饭店》《周记跷脚牛肉》这两个招牌打出来,只要味道不拉跨,苏稽的跷脚牛肉江湖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老太太说的对,一个人,一碗饭,先端好自己这碗。
与其想着把其他人碗里的饭都抢了,不如想办法把这锅饭做的大大的,拿着饭勺,舀最中间那一勺。
黄琛分管经济,他若有心要扶持跷脚牛肉产业,且愿意支持他把跷脚牛肉的名声打出来,还要帮他打击可能出现的恶意竞争,这样的机会他肯定要把握住。
“我估计等他们商量好具体的方案,便会来找你谈了。”周卫国见周砚如此豁达,也就放心了。
“好,到时候我再和他们具体去谈。”周砚点头。
他估摸着,这里边应该有何志远推波助澜,针对一道菜做产业化,乡镇领导还真不一定有那么长远的目光和果决。
桌子一收,周砚和周淼骑上车,把舅公和老太太他们送回了家。
老爷子喝得微醺,他们可不放心让他载着老太太回去。
周淼把他借来的那辆自行车骑回村里,这样他出门也会方便许多。
姨婆那边还需要他上门施针,这来回一趟,走路可有得走。
“周砚,舅公今天吃的真的特别高兴,你的菜烧的太巴适了。”张正平下了车,拉着周砚的手说道。
“舅公喜欢吃,随时骑车来吃,也就十来分钟的事。”周砚笑着说道。
“要得,那你们路上慢慢骑。”张正平松手,叮嘱道。
周砚应了一声,载上老周同志返回饭店。
一盏手电照亮了道路,路过他们家的老房子时,他侧头看了一眼,老周同志也是侧头认真瞧着。
“老汉,还想回来修房子不?”周砚笑问道。
“那肯定想噻。”老周同志笑了笑道:“等我存够钱,就回来把这房子重新修起来,这样我们回村里才有地方住。”
“问题不大。”周砚笑着道:“你等我把嘉州的房子弄好,我也帮你存一笔修房子的钱。”
“这个事你不管,你先把你要做的事做去,反正短时间内我们也不会回来住。”老周同志收回目光,语气坚定,“你妈说了,我们一家人只要住在一起,在哪里都可以。
你以后想去嘉州发展,只要你需要我们,我们就跟着一起去。你要买城里的房子,那就去买,我们全力支持。”
周砚闻言心头一暖,赵嬢嬢可真是太清醒,也太相信他这个儿子了。
“我算了一下,买房子的钱下个月就能存够,不过推翻重修和装修可能还要花更多钱,我打算边挣钱边整,不着急。”周砚笑着说道:“奶奶说得对,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钱慢慢挣,生活好好过,日子长着呢。”
“要得,你看着办嘛。”老周同志点头,沉默了一会,又道:“回去再下两把象棋?昨天那步我想明白了,只要换一个走法,你肯定输。”
“还不服气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