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序(3 / 5)

关在西23街222号那家有名的切尔西酒店1008号房里想出来的。

小说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在那里写出来的,这段不时掺有痛苦过程的日记,可以在《2001:遗失的世界》里找到。你也许会问:既然目的是为了拍一部电影,又为什么要写小说呢?没错,电影经常在制作完成之后再改编为小说(呃),而在我们的情况,库布里克却有许多最堂皇的理由要颠覆这个流程。

由于剧本必须把一点一滴的事情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所以不论读写几乎都一样冗长乏味。福尔斯(John Fowles)说得很好:“写小说就好比在大海中泅泳,写电影剧本就好比在黏稠的糖浆里翻滚。”也许库布里克觉察到我不怎么耐烦,因此就提议在着手那单调又沉闷的剧本之前,先来写本完整的小说,尽情驰骋我们的想象,然后再根据这本小说来开发剧本。(以及,希望再开发一点钞票。)

事情大致就这样展开,虽然到了最后阶段,小说和剧本是同时在写作,两者相互激**而行。因此,有时候我会看过电影毛片之后再重写小说的某些段落——就文学创作来说,这可是相当昂贵的方法,没几个作者享受得到——虽然我不是很肯定“享受”这个字眼到底对不对。

为了让读者体会一下那段时间的忙乱,我把当时一定是在凌晨时分匆匆写下的日记摘录了些片段如下:

1964年5月28日。建议库布里克:“他们”可以是机器,把有机生命视为可怕的疾病。库布里克觉得这个点子很有趣……

6月2日。平均一天一两千字。库布里克说:“这可有一本畅销书了。”

7月11日。和库布里克一起讨论剧情的发展,可是泰半时间都拿来争论康托尔的超限数……我看他是个深藏不露的数学天才。

7月12日。现在什么都有了——除了情节。

7月26日。库布里克过36岁生日。我们去“格林尼治村”(the Vilge),在一张卡片上发现这么一段文字:“在全世界可能随时被炸掉的现在,你怎么能过一个快乐的生日?”(1999年更新版:我希望自己存了一大堆这种卡片……)

9月28日。我梦见自己成了正在被重新组装的机器人。拿了两章给库布里克,他煎了块可口的牛排给我,说:“乔·莱文(Joe Leve)可不会为他的作者做这些。”

10月17日。库布里克想了个疯狂的点子,要让那些带点同志调调的机器人创造一个维多利亚时代般的环境,让我们的英雄宾至如归。

11月28日。打电话给阿西莫夫(Isaac Asiov),讨论是什么生物化学反应,使得草食动物转变成肉食动物。

12月10日。库布里克看了威尔斯(H.G.Wells)《逼近的东西》(Thgs to Co)改编的电影,说他再也不看我推荐的电影了。

12月24日。慢慢修补最后几页,以便拿来当圣诞礼物送给库布里克。

这些记录着我的希望,希望小说基本上已经完成,但事实上,当时我们所有的只是前面三分之二的草稿,在最**的地方停住写不下去——因为我们根本还没想到半点接下来可能的发展。不过,这些已经足够库布里克和米高梅影片公司以及新艺拉玛公司(Ceraa)达成交易,开拍最初大家哄传为《星河之外的旅程》(Journey Beyond the Stars)的电影。当时还有一个名字:《太阳系征服史》。这个片名不赖,而现在可能才是成熟的开拍时机。不过,别打电话给我。我也不会打电话给你。

1965年一整年,库布里克都埋首于复杂得难以想象的后制事务中——由于电影将在英国开拍,他人还留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