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微微前倾,郑重地施了一礼:“愿闻其详。”
丹蝶见状,也点头回礼,继续娓娓道来:“天地有情,孕育灵秀。一只孔雀因常年栖息于灵气充沛之地,机缘巧合之下得以开启灵智,修行成妖,最终化形为人,自取名曰丹蝶。昔日,她初入凡尘,下山游历。刚至镇上,便听闻有位号亦晴子的先生新办了书院,便随众人一同上山庆贺。一见之下,发现台上授课的先生竟是如此风采卓然,不禁心生仰慕,渴望留在他身边修习。然而,想要追随亦晴子的人何其之多,她一介刚刚化形的小妖,又怎能轻易如愿?”
“但你现在不是已然伴其左右,得偿所愿了?”莫沉问道。
“哪里如此简单?”丹蝶苦笑摇头,眼中泛起追忆之色,“我还记得那一日,分明是春暖花开时节,天气却异常寒冷,连邕州这等南方之地竟也飘起雪来。我按捺不住思念,再次偷偷上山,躲在诗会雅阁窗外,偷看他们吟诗作对。或许是我看得太过入神,不慎被他们发现。众人质问我为何鬼鬼祟祟,我只好坦言想拜入亦晴子门下求学。然而当时书院不收女弟子,我只能出此下策。亦晴子听后并未斥责,反而允诺,若我能按诗会要求即兴作诗一首,便可破例收我入门。当日恰逢落雪,便以‘雪’或‘梅’为题。于是我稍作思索,以《咏梅》为题吟道:
天下芳菲聚一楼,
皆惧飞霜不肯留。
我不破蕊凌寒傲,
何花敢放暖前头。”
“好诗!”莫沉不禁击节赞叹,“既暗讽了在场文人雅士的畏缩,又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傲骨凛然,当真妙极!”他难以想象,一只刚刚化形的妖修,竟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掌握人族文化的精髓,作出这般意蕴深远的诗作。
看来,这位名叫丹蝶的孔雀妖修,对冬非寒用情至深,远非寻常。
那妖修女子幽幽一叹,眸中水光潋滟,陷入了回忆之中。她继续缓声道:“他听我吟罢那首咏梅诗,静默片刻,眼中竟流露出惊叹之色,称赞我乃咏絮之才,天成灵慧。于是,他力排众议,破例将我收为门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或许正因这份知遇之恩,他对我格外关照,不仅亲自为我重讲四书五经,更悉心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