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亲信心腹日夜窥测谋划,欲达非望。
镇军将军王仲德去岁入朝,多次陈说檀道济反状,朕因其位居台鼎,预赐封土,望弥缝隙,使能革面洗心,故而不加其罪。
则其不思改过,怙恶不悛,终于反叛,因朕生病,规划阴谋。
前南蛮行参军庞延祖知其阴谋,亦曾上奏密报于朕。
自古以来对叛君父者,刑罚不赦,况罪孽之深如彼耶!
便可逮付廷尉,按刑处斩。
只限恶,其余无所追究。
通观矫诏全文,并无一条铁证,俱是自说自话,空捏罪名。
又虽说只限恶,但仍令逮捕檀道济诸子檀植、檀粲、檀隰、檀承伯、檀遵、檀夷、檀邕、檀演等十一人,又收捕司空参军薛彤、高进之,一并送至建康斩。
可叹檀道济有功无过,因被刘义康忌妒落此下场;薛彤、高进之皆乃檀道济心腹,勇武有力,时人比作大有张飞、关羽之猛,亦皆死得不明不白。
元嘉十五年,范晔调任长沙王刘义欣镇军长史,加封宁朔将军。
次年范晔嫡母去世,按朝廷规定,范晔应立即赴丧,但其以患病为由,过多日方才动身,并携带妓妾同往。
御史中丞刘损由此上表,检举范晔系列违礼行为,奏请罢职降罪。
宋文帝因欣赏范晔才华,并未治罪。
及服丧期满,范晔投靠兴王刘浚,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
刘浚任扬州刺史后不问政事,一应事务全部委托范晔。
因此范晔仕途畅达,不久升为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范晔除学识渊博、善于为文,另精通音乐,长于书法。
极善弹奏琵琶,并能创作新曲。
但范晔为人又傲岸不羁,不肯曲意逢迎朝中权贵。
宋文帝闻其善奏,屡次暗示献艺,范晔故作不知,始终不弹。
文帝有一日宴请大臣,对范晔说道:朕欲高歌一贡,未知贤卿可为我弹琴否?
范晔无奈,只得奉旨弹奏,曲尽其妙。
但方待文帝唱完,即刻停止弹奏,奉琴于架上,不肯再多弹一曲。
见其如此无趣,天子及满朝权贵不悦。
元嘉十七年,彭城王刘义康威权日重,宋文帝猜忌心起,遂以“合党连群,阴谋潜计”
之罪,解除刘义康宰辅职务,贬为江州刺史。
鲁人员外散骑郎孔熙先乃奉圣亭侯孔隐族侄,精通文史、星算,擅医术,尤长于脉学。
因刘义康有恩于其父,便联络朝臣,密谋反叛,欲立刘义康为帝。
因范晔掌握禁军,颇有盛名,又多年在刘义康部下为官,孔熙故先留意拉拢。
遂先结交范晔外甥谢综,再通过其引荐结识范晔。
孔熙先认识范晔之后,倾其全力伺候,并拉拢范晔赌博,常故意输钱。
范晔贪心钱财,又欣赏孔熙先才干,于是二人关系渐至莫逆。
孔熙先怂恿范晔谋反,被范晔严辞拒绝。
孔熙先又用朝廷拒绝联姻一事相激,刘义康也为宣城之贬向范晔频致歉意,范晔终于参与其谋,决心反叛朝廷。
孔熙先派尼姑法静南下论道,宣扬江州将出天子。
又命僧人法略改名孙景玄,到臧质军中任宁远参军,并联络法静妹夫台城队长许耀,以为内应。
又勾结大将军府内史仲承祖,仲承祖复联络丹阳尹徐湛之。
臧质乃是宁朔将军臧熹之子,武敬皇后之侄,元嘉北伐时曾统领步骑十万进攻洛阳,后据盱眙抵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迁冠军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封始兴县子爵。
徐湛之因其手握重兵,且有异心,故前往说之,回报范晔道:今臧质襄赞我等,且欲请萧思话一同举事,兵力足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