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天一生水(1 / 4)

孙朝阳点了点头:“我打算绕着一个主题,写二十来篇散文,每篇千字不等。

等写完,结成一个集子,出个实体书。

如果您同意,我可以每月给杂志提供一篇稿子。”

毛大姐:“连载?”

“散文哪里有连载的,可以做一个系列。”

悲夫:“主题是什么?”

孙朝阳:“上次研讨会,文学评论家们对我有看法,甚至有恶意,正如主任你刚才所说的,他们的攻讦点是我的东西太俗格调太低。

我学作文学的是赵树理孙犁,学的是老舍,走的是人间烟火气的俗文化路线。

各人有各人的创作理念,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是这场攻击已经在影响到我的现实生活,我需要写点雅致的东西为自己正名。”

“我这个系列散文的主题是中国古典的传统文化,你们知道的,我经常在外面跑,在苏州江南水乡拍戏的时候,江南是人文荟萃之地,从古到今出现了多少文人墨客,唐伯虎、徐渭、石涛、八大山人、茅盾、叶圣陶。

后来又去内蒙,看到了天苍苍野茫茫,看到了唐都护府城。

看着那一轮明月,看着古道西风,先辈边塞诗人的红旗半卷出辕门,青海长云暗雪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那些诗句,那些古人的吟唱之声忽然在我胸臆响起。

原来他们一直都在,都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骨髓里。

是的,我写过寻根文学,这些都是我的根。”

“我打算写各地的名胜古迹,写那些名胜古迹后面的故事,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

孙朝阳:“如果悲夫同志你准我的假,我每月给杂志提供两篇散文,直至写完这个系列。”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的脸色都变了。

《中国散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作者,缺好作者和名作者。

散文因为体量小,社会影响力小,稿费又低,真正的名作家都不太爱写的。

即便写了,也是随手练笔,稿子积攒到一定数量,人家直接结集出版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表在杂志上?就算要表,我报纸文艺副刊,好歹行量大,读者也多啊!

而投稿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