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的大多是文艺爱好者和小作家,写得实在不成,可读性极差。
也就上一期换了新思路,刊物勉强有了点口碑。
杂志社实在是太缺作者了,缺好作者,缺稳定输出的优秀作家。
孙朝阳的写作功力和在新一批作家里的份量不用多说,他的小说本本都畅销,已经成为现象级的作品。
出道后就拿到过两项国家级大奖,有他为杂志供稿,《中国散文》不就活了?
以前编辑室也不是没有想过让孙朝阳写几篇文章,为杂志撑撑场子。
无奈一是纪律不允许,二是孙朝阳可瞧不起散文这点边角余料的稿费,人家写小说多赚钱啊。
而且,孙朝阳经过一年多高强度写字之后,如今正处于休假模式,按照他的话来说,一看到文房四宝就想吐,都落下生理性反感了。
悲夫很激动,道:“朝阳你的《棋王》就是写传统文化的,现在再写这方面内容,正合适。
寻根文学嘛。
如果你能把下个月的稿子给我写出来,且质量上乘,这个假我也不是不能准。
但如果糊弄事情,那可不行。
先给稿子,我再准假。”
孙朝阳:“君子一言。”
悲夫:“快马一鞭。”
孙朝阳:“不就是要稿子吗,我今天就给你。”
悲夫:“你有存稿。”
孙朝阳:“我马上写。”
毛大姐失惊:“马上写,你现在就要写一篇千字的散文?”
孙朝阳:“不,两篇。
时间紧迫啊同志们,我明天还要去央视呢!
身逢绝域原拼命,事到关心每怕真。”
“一天之内写一万字,你疯了?”
毛大姐头皮麻。
在这个没有电脑打字的时代,作家们的写作度其实是很慢的。
每日两千字,一年一部作品已经是相当勤奋的。
一天一万字,那不是胡来吗?
孙朝阳说罢就掏出钢笔,现没有墨水了。
就拧开了,饱饱地吸了一管墨汁,用手指弹了弹橡胶墨囊:“开工!”
然后就在稿子上写下题目,《风雨天一阁》。
经过一年多高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