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o集 楚地暖的赶制(4 / 5)

坊和医署都不远。

这天清晨,张阿伯就带着村里的人来了,晒谷场上堆着刚收的新米,金黄的米粒在阳光下泛着光。

张阿伯手里拿着个粗布袋子,正往里面装米,他的手有点抖,却抓得很准,每袋米都装得满满的,最后还会多抓一把放进去。

“阿伯,您这每袋都多装两斤,咱们的米够吗?”

旁边的小伙子阿强问道,他手里也拿着个袋子,正跟着张阿伯的样子装米。

张阿伯直起腰,捶了捶背,指着晒谷场尽头的粮仓:“够!

今年收成好,多的是米。

将士们在边关打仗,拼的是命,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

我年轻时当过兵,知道饿肚子的滋味,那滋味不好受。”

他从怀里摸出个旧水壶,里面是凉白开,喝了一口,又接着装米:“我孙子今年十五,明年就要入伍了,我现在多装两斤米,就是为我孙子,为所有将士们积福。

等他们吃着咱们楚地的新米,就知道家里有人等着他们回来。”

阿强听着,手里的动作更快了,他把袋子扎紧,在袋口系了根红绳:“阿伯,我给每个袋子都系根红绳,像过年一样,让将士们看着喜庆。”

张阿伯点了点头,笑着说:“好,喜庆,咱们楚地的百姓,就是要让将士们在边关也能感受到家里的喜庆。”

晒谷场上的人越来越多,有扛着袋子来的农户,有提着篮子来的妇人,还有拿着绳子来帮忙的孩子。

大家分工明确,装米的装米,扎袋的扎袋,运粮的运粮,热闹得像过节。

一个妇人提着一篮桑椹糕,分给大家吃:“这是我昨天做的,大家尝尝,补充点力气,早点把米装好,送到边关去。”

张阿伯拿起一块桑椹糕,放进嘴里,甜丝丝的,他看着晒谷场上忙碌的人们,又看了看远处的城门,心里想着:将士们,你们等着,咱们楚地的新米,很快就到了。

秦斩站在市集的中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

织坊的马车来了,上面堆满了淡青色的锦缎,每个锦缎包上都系着根红绳,绳子上挂着个小小的木牌,写着“楚地暖”

医署的马车也来了,上面装着贴满红纸条的陶罐,药香飘得很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