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地说:“对不住对不住,是我错怪你了。
我家那秤是前年买的,可能早就不准了。”
老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没事,谁还没个误会呢?下次你买东西,要是不放心,就先来公平秤称称,省得心里膈应。”
周围的人都笑了,有人说:“还是有规矩好,要是以前,这俩人说不定就得打起来。”
老赵也笑着说:“咱们这规矩,就是为了让大家买卖顺心,少点纠纷。”
日头渐渐西斜,市集里的人开始慢慢散去。
老周把剩下的水果装进竹筐里,数了数今天赚的铜钱,比昨天还多了三十文,心里美滋滋的。
李婶和春桃也开始收摊,春桃把今天赚的钱小心翼翼地包进帕子里,跟李婶说:“李婶,我明天想多蒸两笼桑椹糕,说不定能多赚点。”
“好啊!”
李婶帮她把蒸笼叠起来,“明天我早点来帮你生火。”
秦斩站在市集入口的老槐树下,看着商贩们互相帮忙收摊,孩子们在旁边追逐打闹,心里很是踏实。
老赵走过来,递给他一壶水:“将军,今天又有两个外地商户来问设摊的事,一个是卖瓷器的,一个是卖茶叶的,都听说咱们这儿规矩好。”
秦斩接过水壶喝了口,看向那块枣木牌。
夕阳的光落在木牌上,把“分区经营,明码标价”
几个字照得格外亮。
他想起半年前刚接手寿春市集的时候,这里还是乱糟糟的:商贩们抢着占好位置,卖菜的跟卖肉的挤在一起,地上满是烂菜叶;买东西的人怕被坑,总要跟商贩磨半天嘴;还有地痞流氓来收保护费,商贩们敢怒不敢言。
现在不一样了。
分区经营后,卖菜的在东边,卖肉的在西边,卖杂货的在中间,客人找起来方便;明码标价后,不用讨价还价,买卖都快;公平秤和管理队在,没人敢缺斤短两,也没人敢捣乱;互助基金帮着有困难的商贩,大家都能安心做生意。
“老赵,你记一下。”
秦斩看着市集里的景象,轻声说,“下个月,咱们把市集的路面再修一修,有些地方的青石板松了,下雨天容易积水。
再在北边搭个避雨棚,给那些推着车来的小商贩用。”
老赵点点头,掏出个小本子记下来:“好嘞,我明天就找木匠和石匠来看看。”
这时,王婶提着个布包走过来,笑着递给秦斩:“将军,这是我刚做的芝麻饼,您尝尝。
要不是您的互助基金,我这摊子早就没了,现在我每天都能赚不少,谢谢您啊!”
秦斩接过布包,里面的芝麻饼还热着,透着香味:“王婶,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只要咱们守着规矩,好好做生意,这寿春市集会越来越好的。”
王婶连连点头,又跟老赵说了几句话,才提着空菜篮往家走。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和市集里其他商贩的影子叠在一起,落在青石板路上,像一幅热闹又安稳的画。
秦斩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想起刚到寿春时,素问跟他说的话:“百姓要的其实很简单,有个安稳的地方做生意,能赚到钱养家,就够了。”
现在,寿春市集做到了。
晚风拂过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
市集里的人差不多都走光了,只剩下几个管理队的人在巡逻。
秦斩把布包里的芝麻饼分给大家,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将军,您看咱们这市集,现在多好啊。”
老赵咬了口芝麻饼,感慨道,“以前我总担心治不好这市集的乱摊子,现在看来,只要有规矩,大家都守着规矩,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秦斩点点头,望向市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