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你怎么会惹上这野猪?”
素问一边包扎,一边问。
猎户叹了口气:“这几日山里的猎物少,我想着多打些肉回去给家里的老婆子补补,没想到遇到这头疯野猪。
对了,你们是来采草药的?”
“是啊,我们是庐江医署的,来采些紫苏做药。”
阿禾接过话茬,指了指竹篓里的紫苏叶。
猎户一听,眼睛亮了:“你们是医署的先生?太好了!
我家老婆子最近总咳嗽,夜里都睡不好,我正想进城找医署,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们。”
素问说:“我们正好在做治疗咳嗽的丸剂,等做好了,让阿禾给你送些过去。
你家在哪里?”
“我家就在山脚下的猎户村,离这儿不远。”
猎户感激地说,“要是老婆子的病能好,我一定好好谢谢你们。”
处理完伤口,猎户拖着野猪往山下走,临走前还不忘叮嘱:“山里不安全,你们采完药早点下山。”
看着猎户远去的背影,阿禾心有余悸地说:“刚才好险啊,先生您真勇敢。”
素问笑着摇了摇头:“只是运气好。
咱们快些采,采完紫苏再去采杏仁,早点下山,免得再遇到危险。”
两人加快了度,不一会儿就采满了一竹篓紫苏。
接着又去了山北的杏林,采摘了新鲜的杏仁。
等到太阳升到头顶,两人终于背着满满的竹篓,踏上了下山的路。
竹篓里的紫苏散着清香,杏仁带着淡淡的苦味,阿禾走在前面,脚步轻快——他知道,这些草药,很快就会变成能治好百姓病痛的药丸。
三、磨粉揉丸,几经波折
回到医署时,已是午后。
素问和阿禾来不及休息,就立刻开始准备制作丸剂。
阿禾按照素问的吩咐,先把杏仁倒进温水里浸泡,等外皮变软后,小心翼翼地剥去外皮,再用小刀挑去里面的杏仁尖。
“杏仁尖有小毒,必须挑干净,不然吃了会拉肚子。”
素问一边给陈皮去白瓤,一边叮嘱,“陈皮的白瓤是苦的,去了白瓤,丸剂的味道会更温和。”
阿禾点点头,手里的动作不敢有丝毫马虎。
他把剥好的杏仁放在竹筛里,放在院子里晒干,然后倒进药臼里,开始慢慢研磨。
药臼是用青石做的,沉甸甸的,阿禾握着药杵,一下一下地捣着,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
“磨药要顺时针转,力道要均匀,这样磨出来的粉才细。”
素问走过来,握住阿禾的手,教他调整姿势,“你看,这样手臂不用太用力,靠手腕的力气带动药杵,既省力,磨得又细。”
阿禾跟着素问的动作试了试,果然轻松了不少。
他看着药臼里的杏仁渐渐变成细细的粉末,心里满是成就感。
等杏仁磨好,他又开始磨紫苏、甘草和陈皮,每一种药粉都磨得细细的,过了筛子,确保没有粗颗粒。
所有的药粉都磨好后,素问把它们倒进一个大瓷盆里,开始搅拌。
她一边搅拌,一边说:“药粉的比例很重要,紫苏三钱,杏仁二钱,甘草一钱,陈皮一钱,这样搭配才能起到润肺止咳、驱寒理气的效果。
要是比例错了,药效就会打折扣。”
阿禾站在旁边,仔细地看着素问的动作,把每种药的用量记在心里。
等药粉搅拌均匀,素问又去灶房,把蜂蜜倒进小锅里,用小火慢慢熬化。
蜂蜜熬到微微黄,泛起细小的泡沫时,她把蜂蜜倒进瓷盆里,和药粉混合在一起。
“接下来就是揉丸了。”
素问拿起一把药粉和蜂蜜的混合物,放在手里揉了揉,很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