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绘的图,左边画着稻田,田里有鱼在游动,旁边标注着“鱼苗种类:草鱼(体长<3寸)、鲤鱼”
,右边写着“试点成效:洞庭郡某村,稻田养鱼后,亩产稻谷增二成,鱼获每亩三十斤”
。
“这是我从郡府调的洞庭郡试点资料,那边三年前就开始种稻养鱼了,您看这图里的稻穗,比咱们寻常田里的饱满多了,鱼也长得肥。”
秦斩指着竹简上的字,继续说:“咱们选的鱼苗都是没长齐牙的幼鱼,嘴小,只能吃田里的小虫和浮萍,等它们长到够大,稻苗也抽穗了,秆子硬了,它们想啃也啃不动。
而且鲤鱼还能拱土,把田里的土翻松,稻根能吸更多养分,是帮着稻苗长呢。”
张阿伯凑过去,眯着眼看竹简上的图,手指轻轻摸过画着稻穗的地方,又看了看苏正手里的鱼苗,还是有些犹豫。
他这辈子靠田吃饭,田里的收成就是全家的命,可秦斩将军这些天帮村民修灌渠、补田埂,从没说过虚话,苏官爷也不像糊弄人的样子。
沉吟了半晌,张阿伯咬了咬牙:“那我就试一回!
我家东头那亩二分田,先放些鱼苗,要是真成了,大伙再跟着学。”
人群里一阵骚动,有人说要跟着张阿伯一起试,也有人说再等等看。
苏正赶紧说:“愿意试的乡亲,今天就能到郡府领鱼苗,我和秦将军会定期来田里指导,有啥问题随时找我们!”
当天下午,张阿伯就领着鱼苗回了家。
他儿子张二郎扛着锄头,在田埂边挖了道半尺宽的浅沟,这是秦斩教的“鱼溜”
,万一田里水少了,鱼能躲在沟里。
张阿伯蹲在田边,小心翼翼地把鱼苗倒进田里,看着银闪闪的小鱼苗在稻苗间穿梭,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总怕第二天来田里,稻苗就被鱼啃光了。
接下来的几天,张阿伯每天天不亮就往田里跑,蹲在田埂上看半天。
可鱼苗好像真没碰稻苗,反而看到几条小鱼追着稻叶上的稻飞虱跑,有时候还能看到鲤鱼在泥里拱,把藏在土里的田螺翻出来吃掉。
他心里的石头稍稍落了点地,可没过多久,又出了新问题——一场大雨过后,田里的水涨高了,有几条鱼苗顺着田埂的缺口跑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