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婶笑着说,“用这种丝织成的丝绸,比普通的桑布好看多了,还能卖个好价钱。
等织好了,我给你们每人做个小荷包。”
孩子们听了,都高兴得欢呼起来。
苏砚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又看了看织坊里忙碌的织女们,心里满是欣慰。
他知道,自己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养蚕的技术,更是对楚地未来的希望。
秦斩也来到了织坊,看着缫丝车上不断缠绕的丝线,眼里满是赞许。
他袖口的系统界面弹出了最新的提示:“寿春学堂农桑教学成效显着,楚地养蚕技术普及进度5o,织坊丝绸产量提升4o,百姓副业收入增加35,解锁‘桑蚕产业链’展规划模板。”
“苏先生,你为楚地做的这些,百姓们都会记在心里的。”
秦斩说。
苏砚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楚地的孩子很聪明,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将来为楚地的展出一份力。”
这时,阿禾拿着一个刚做好的小荷包跑过来,递给苏砚:“先生,这是李婶给您做的荷包,用的是咱们养的蚕吐的丝。”
苏砚接过荷包,摸了摸上面绣的桑蚕图案,心里暖暖的。
他低头看着阿禾,又看了看周围的孩子们,突然觉得,寿春学堂的这些日子,就像桑蚕吐丝一样,一点点编织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暮春的风再次吹过织坊,带着丝绸的清香,也带着孩子们的笑声,飘向了楚地的大街小巷。
秦斩站在织坊门口,望着远处的田野,仿佛看到了几年后,楚地的桑林郁郁葱葱,织坊里丝绸飘香,学堂里书声琅琅,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