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集 学堂的新课本(3 / 4)

底改变了对新课本的看法。

他在课堂上,会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孩子们讲经史里的民生故事,再联系课本里的农桑知识,让孩子们听得更明白。

比如讲《诗经》里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时,他会指着课本里的谷穗插图说:“要让百姓过上小康日子,就得先让地里长出足够的粮食,你们现在学的知识,就是让日子变好的根基。”

秋收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秦斩兑现承诺,带着学堂的孩子们去了庐江郡的试验田。

金黄的谷子一望无际,风吹过,稻浪翻滚,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孩子们兴奋地跑在田埂上,阿禾和狗蛋手拉手,眼睛里满是惊叹。

秦斩找来了农具,教孩子们怎么割谷子、打谷粒。

狗蛋学得最快,他本来就会干农活,加上课本里学的方法,割起谷子又快又好。

阿禾虽然力气小,但学得认真,秦斩手把手教他握镰刀的姿势,告诉他要贴着地面割,才不会浪费谷穗。

“阿禾,你看,这就是课本里写的‘秋收万颗子’!”

狗蛋捧着满满的谷粒,跑到阿禾面前炫耀。

阿禾看着谷粒,笑着点头:“真的和课本里一样!

以后我要教爹娘,用课本里的方法种谷子。”

孩子们在田里忙活了一下午,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挂着笑容。

周先生站在田埂上,看着孩子们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

他忽然觉得,自己教了一辈子书,这一次,才真正教对了有用的东西。

回到学堂后,孩子们都把自己的秋收经历写在了沙盘上,有的画了割谷子的场景,有的写了谷粒的数量,还有的写了自己的感受。

阿禾写的是:“今天割了谷子,知道了‘春种一粒粟’的意思,以后要帮家里种庄稼,帮素问姐姐认草药。”

日子一天天过去,寿春学堂的课本越来越完善。

秦斩根据系统提示,又在课本里加了纺织、治水的基础知识;素问带着医署的人,来学堂给孩子们上医术课,教他们辨认草药、制作驱蚊包;织坊的李婶也来过,教孩子们认识桑蚕,讲丝绸是怎么织出来的。

楚地的识字率慢慢提升,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有外地来的商队,看到寿春的孩子能读书识字,还能说出种庄稼、治小病的方法,都忍不住称赞:“楚地的学堂,教的是真本事啊!”

这年冬天,寿春下了一场小雪。

学堂里生了炭火,孩子们围坐在案几旁,听周先生讲课本里的新内容——是关于冬季防冻伤的知识。

阿禾手里捧着温热的姜茶,看着课本里的插图,心里暖暖的。

放学后,阿禾又去了医署。

素问正在整理药箱,里面放着孩子们制作的驱蚊包,还有按课本里的方法炮制的草药。

看到阿禾进来,素问笑着说:“今天学的防冻伤知识,记得教给村里的老人。”

阿禾点点头,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上面是他用木炭画的草药图,旁边还写了用法:“素问姐姐,这是我画的防冻伤的草药,我已经记熟了,以后能帮你整理药箱了。”

素问接过纸,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和认真画的图,眼眶又热了。

她想起两年前,阿禾还是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孩子,现在却能认全草药、看懂课本,还能帮着她做事。

这一切,都源于那本小小的课本,源于秦斩对楚地民生的用心。

院门口,秦斩正站在雪地里,看着医署里的灯光。

系统刚刚弹出提示:“楚地蒙学课本推广率达6o,百姓实用技能认知提升55,民生满意度提升7o。”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还要让更多的孩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