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春蚕像是闻着了香味,纷纷爬过来,小口小口地啃着桑叶,出沙沙的声响。
李婶坐在旁边,看着蚕儿吃得欢,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她仿佛已经看到,雪白的茧子堆满了自家的院子。
半月后,新桑苗窜高了半尺多,叶片舒展得像小巴掌,绿油油的,满坡都是。
李婶采了一筐桑叶,正要回家喂蚕,却想起医署的素问先生——前几天她去医署给儿子拿感冒药,素问先生还问起桑苗的事,说要是活了,就去跟她道喜。
她提着桑叶,往医署走。
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秦斩的声音。
“……桑苗存活率八成以上,下一批苗已经育好了,准备推广到整个庐江郡。”
李婶停住脚步,往里看——秦斩正坐在桌边,手里拿着一本册子,农官站在旁边,手里捧着几株桑苗。
素问先生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个本子,不知道在记什么。
“将军,这桑苗不仅能喂蚕,桑叶还能入药。”
素问的声音温柔,“我试过了,桑叶煮水喝,能清热解暑,夏天给百姓们喝正好。
桑枝煮水熏洗,还能治关节痛。”
秦斩点点头:“那正好,等桑苗再长大点,就组织百姓采摘桑叶,一部分留着喂蚕,一部分送到医署,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当药材,一举两得。”
李婶忍不住走进去,笑着说:“将军,素问先生,俺的桑苗活了!
现在都能采叶喂蚕了,春蚕眼看着就能上簇了!”
素问抬头看见她,笑着起身:“李婶,快坐。
我就说这苗肯定能活。”
她转身倒了碗艾草茶,递过去,“这茶解乏,你这些天照料桑苗,怕是没少熬夜。”
李婶接过茶碗,温热的茶水滑进喉咙,带着点艾草的清香。
她看着窗外,医署的院子里也种了几株新桑苗,叶片在阳光下闪着光。
“可不是嘛,天天守着桑林,就怕出点岔子。
现在好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秦斩放下册子,笑着问:“春蚕大概什么时候能结茧?到时候我让人来看看,要是收成好,就组织商户来收购,保证给大家好价钱。”
“再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