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细的也有碗口粗。
秦斩带着士兵和自愿帮忙的渔民们一起上山,陈阿爹和几个老渔民负责选树——他们常年跟木头打交道,知道哪棵橡木长得直,哪棵木质紧实。
“将军,选橡木得看纹路,”
陈阿爹摸着一棵两人合抱的橡木,指给秦斩看,“你看这纹路,又密又直,这样的木头造船,耐泡,还不容易裂。”
秦斩点点头,让士兵们用斧头先在树干底部砍出缺口。
斧头下去,橡木的纹理清晰地露出来,带着淡淡的木香。
可橡木太硬,一斧头下去只能砍进半寸,士兵们砍了没一会儿,胳膊就开始酸。
“将军,这么砍太慢了,”
一个叫赵虎的士兵擦了擦汗,“咱们带的锯子不够锋利,要不先烧一烧?”
秦斩想了想,觉得可行。
他让渔民们捡来干柴,围着树干堆起来,点燃后,火舌顺着树干往上舔,橡木的表皮渐渐被烤得黑。
等火灭了,再用斧头砍,果然省力多了,木屑簌簌往下掉。
小石头第一次上山砍树,兴奋得不得了,拿着小斧头跟在陈阿爹身边,学着砍树枝。
陈阿爹怕他累着,让他帮忙递水,可小石头不肯,非要跟着干:“阿爹,我有力气,我要帮将军造大船,以后咱们就能多捕鱼了。”
砍好的橡木要运到岸边,山路不好走,秦斩让人用绳子把橡木绑在木车上,士兵和渔民们一起推车。
遇到陡坡,前面的人拉,后面的人推,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滴在地上,很快就被晒干。
几天后,兑换的造船工具送来了——崭新的刨子,木柄打磨得光滑,刨刃闪着寒光;墨斗的线轴是桑木做的,缠着浸过墨汁的棉线;还有大小不一的凿子,能在木头上凿出各种形状的孔。
造船的地方选在岸边一块平坦的空地,秦斩让人先在地上画出大船的轮廓,用石灰粉标出船身、船底和船舱的位置。
然后,他让士兵们把橡木锯成合适的长度,用刨子刨平。
“船底要做成弧形,这样在水里走得稳,还快,”
陈阿爹站在一旁,看着士兵们加工木材,忍不住提醒,“以前俺们造小船,船底都是这样的,越大的船,弧度越要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