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集 医署里的新学徒(7 / 10)

p>接下来的几天,医署里的众人都在连轴转。

素问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大部分时间都在隔离棚里给病人诊治;春桃和石头负责整理药材、煎药、照顾病人,累得眼睛都红了;阿禾则一直跟着素问,从诊断到配药,再到照顾病人,一点也不偷懒,他的手上磨出了茧子,却从来没喊过累。

秦斩也没闲着,他不仅要确保隔离棚的秩序,还要安排士兵巡逻,防止蚊虫滋生,同时催促其他郡尽快送药材过来。

他还让人熬了预防疟疾的汤药,分给百姓,告诉他们要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被蚊虫叮咬。

慢慢地,情况开始好转。

隔离棚里的病人,有的已经退了烧,能下床走动了;新病的病人也越来越少。

第七天早上,最后一个病人退了烧,脉象也平稳了,素问终于松了口气,坐在椅子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阿禾端着一碗热粥走过来,递给素问:“先生,您喝点粥吧,您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素问接过粥,喝了一口,温热的粥滑进胃里,舒服了不少。

她看着阿禾,眼里满是欣慰:“阿禾,这次抗疫,你立了大功,要是没有你想起那片青蒿,咱们还不知道要多费多少劲。”

阿禾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先生,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跟着您学了这么多,也该帮您分担了。”

他顿了顿,又说:“先生,我现在终于明白您说的‘仁心’是什么了——就是不管多累,都要把病人的命放在第一位,都要尽全力去救他们。”

素问笑着点头,摸了摸阿禾的头:“没错,这就是仁心。

阿禾,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医者了。”

秦斩走进来,正好听到两人的对话,他看着素问和阿禾,又看了看外面渐渐恢复生机的医署,心里满是感慨。

这场时疫,不仅考验了医署的能力,也让他看到了庐江郡百姓的韧性,看到了素问和阿禾这样的医者的仁心。

他知道,有这样的人在,庐江郡的春天,一定会更加安稳,更加美好。

夕阳透过医署的木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竹席上的青蒿已经阴干,散出淡淡的清香;隔离棚里的病人已经陆续康复,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春桃和石头坐在门口,一边整理草药,一边说着话,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

阿禾站在医署门口,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自己的医者之路还很长,但他会一直跟着素问先生,带着仁心,为庐江郡的百姓治病,为这乱世里的春天,增添更多的温暖。

疫平人安:楚地春深的希望

时疫平息后的第一个清晨,庐江郡的空气里带着股清新的草木香。

医署的木架下,几个康复的百姓正帮着春桃整理草药,他们手里捧着晒干的青蒿、柴胡,动作轻柔,像是在呵护什么珍宝。

“素问先生,您也歇会儿吧,这些草药我们来整理就行。”

一个姓王的老汉笑着说,他前几天得了疟疾,多亏素问的药才好起来,现在每天都来医署帮忙,说是要报答素问的恩情。

素问摇摇头,手里还拿着一本药书,正在上面记录着什么:“不用,我把这次治疗疟疾的药方和注意事项记下来,将来要是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能更快应对了。”

阿禾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艾草茶走过来,递给素问:“先生,喝点茶解解乏。

这是我按照您教的方法熬的,放了点红糖,不那么苦。”

素问接过茶,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带着艾草的清香和红糖的甜味,顺着喉咙下去,疲惫消散了不少。

她看着阿禾,眼里满是欣慰——经过这次时疫,阿禾不仅医术进步了不少,也变得更加沉稳、懂事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