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粮不够,怎么突然就有平价粮了?”
毕竟秦兵刚入楚地时,虽没烧杀抢掠,可那一身冷硬的铠甲,总让人觉得生畏。
这时,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汉,手里攥着一个磨得亮的布包,犹豫着从人群里走了出来。
他叫张老实,是城外张家庄的农户,家里有三个年幼的孙子。
昨天他来城里买粮,王二说一石米要五十钱,他兜里只有八十钱,根本不够买。
夜里孙子们喊饿,他只能煮点稀粥,看着孩子们舔着碗边的样子,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官爷,这粮……真的是三十钱一石?”
张老实走到士兵面前,声音颤,浑浊的眼睛里满是不确定。
他的布包被攥得紧紧的,指关节都泛了白,里面是他攒了半个月的碎银子和铜钱。
士兵笑着点头,拿起一个斗,从粮袋里满满舀了一斗米。
米粒饱满,泛着珍珠似的光泽,落在斗里出“沙沙”
的声响。
他把斗放在秤上,调整着秤砣:“老爷子,您看,一斗五钱,一石正好三十钱,不多收您一个子儿。
您要多少?”
张老实看着那白花花的米,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他颤抖着从布包里掏出六十钱,一枚一枚地数给士兵,生怕数错了。
接过粮袋时,他的手还在抖,粮袋的绳子勒得他手掌疼,可他却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雇了个挑夫往家运粮时,他忍不住站在街角,对着来往的行人喊道:“东仓的粮真便宜!
三十钱一石,快去买啊!
晚了就没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寿春的大街小巷。
百姓们从最初的犹豫,变成了争相排队,东仓前的队伍从粮仓门口,一直排到了街角,甚至有城外的村民,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顶着日头赶来买粮。
队伍里有白苍苍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大家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偶尔有人插队,还没等士兵开口,周围的人就先劝住了:“别挤,都有份,慢慢来!”
而此时,城西的“醉乡楼”
包间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石三坐在靠窗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