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迷芦荡!
还百姓安稳!”
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水面都泛起了涟漪。
秦斩满意地点点头,拔出腰间的玄铁剑,指向淮河口的方向:“出!”
“出!”
李信高声传令。
鼓声响起,战船上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
划桨手坐在船底,随着鼓声的节奏奋力划桨,战船缓缓驶离码头,顺着淮河向东而去。
三十六艘战船连成一列,像一条黑色的巨龙,在宽阔的淮河上乘风破浪。
三、迷芦险境
淮河向东流淌,越靠近河口,水面便越宽阔。
两岸的芦苇渐渐多了起来,起初只是零星的几丛,后来竟连成了片,密密麻麻地沿着河岸生长,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行至午后,战船进入了一片水域。
这里的水面骤然变窄,两岸的芦苇高达丈余,叶片锋利如刀,在风中摇曳着,出“沙沙”
的声响。
阳光被芦苇遮挡,水面上只剩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腥气。
“侯爷,前面就是迷芦荡的入口了。”
李信站在秦斩身边,指着前方一片更为茂密的芦苇丛,“斥候说,从这里进去,便是迷芦荡的三条主水道。
左边的叫‘黑鱼沟’,水道窄,暗礁多;中间的叫‘穿心河’,水深,但水流急;右边的叫‘野鸭湾’,水道宽,却多是浅滩,容易搁浅。”
秦斩点点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芦苇丛。
他能感觉到,这片芦苇荡里藏着一股危险的气息——静得太诡异了。
除了芦苇的沙沙声和水流声,听不到任何鸟鸣、虫叫,连风都像是被芦苇挡住了,只能在荡内打着旋儿。
“传令下去,所有战船放慢度,先锋队乘走舸在前探路,注意观察四周动静。”
秦斩下令。
“是!”
李信立刻转身传令。
很快,十艘走舸从战船队列中驶出,每艘走舸上载着十名士兵,手持短弩,眼神警惕地盯着两侧的芦苇丛。
走舸的度很慢,船头的士兵用长杆试探着水下的深浅,小心翼翼地向前行驶。
秦斩的楼船跟在走舸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