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93集 互学互鉴技艺交融(5 / 9)

想到这么管用。”

“知错就改,好样的!”

王阿公说着,开始教他们堆肥:“第一步,先在土坑里铺一层秸秆,大概半尺厚,浇点水,让秸秆湿透;第二步,铺一层粪肥,也是半尺厚,再撒点草木灰;第三步,铺一层落叶,再浇点水。

就这样一层一层堆,堆到三尺高,再用秸秆盖严实,等着酵。”

十名齐人跟着动手,老陈和老周铺秸秆,阿禾和几个年轻人抬粪肥,赵地学徒帮忙浇水。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臭,可干着干着,也就习惯了。

阿禾边铺粪肥边说:“王阿公,这酵要多久啊?”

“二十来天。”

王阿公说,“酵的时候,要翻两次堆,让里面的料都酵均匀。

翻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了,里面是热的,能烫手——那是好现象,说明酵得好。”

接下来的日子,十名齐人每天都去翻堆肥。

第一次翻的时候,阿禾伸手摸了摸里面的料,果然热乎乎的,还冒着点气,臭味也淡了不少。

他笑着说:“王阿公,真热!

这堆肥肯定能成。”

王阿公点点头:“等酵好了,撒到药田里,你们就等着看药材长好吧。

晚上抄‘堆肥篇’,里面写了酵的温度、翻堆的时间,都得记牢——堆肥差一天,肥力就差不少。”

四、齐人的新法:盐渣改土,荒田生苗

转眼半个月过去,十名齐人已经能熟练地轮作、辨虫、堆肥,晚上抄《药材种植规范》的时候,也不用王阿公多讲,就能看懂里面的门道。

阿禾还把自己抄的竹简订成了册,走到哪儿带到哪儿,有空就翻。

这天傍晚,众人收工回来,坐在农舍前的院子里歇着。

阿禾看着农舍西边的一块地,那地是盐碱地,土是白花花的,连野草都长得少,只有几株枯苗歪在那里。

他忍不住对王阿公说:“王阿公,那片盐碱地,就一直荒着?”

王阿公叹了口气:“可不是嘛。

那地碱太重,种啥都活不了,撒了不少草木灰,也不管用。

素问姑娘也来看过,说难改。”

老陈听了,突然说:“王阿公,俺们齐地靠海,煮盐的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