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话头:“王阿公,俺们在齐地种庄稼,也换着种,说是能少生病。
可药材也这样?”
“一个理儿!”
王阿公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摊在手心给他们看,“你们瞧,这土是黑褐色的,捏着软和——这是养得好的土。
金银花耗地力,尤其是要长花苞,得吸不少养分;甘草呢,根扎得深,能把地下的养分往上带,还能固氮。
换着种,土就不会瘦,药材长得才壮,还少生虫。”
老陈点点头,又问:“那要是不轮作呢?”
“不轮作?”
王阿公往北边指了指,“去年北边那片田,连着两年种金银花,你看今年的苗,又矮又黄,花苞也少,还招了不少蚜虫。
后来改种甘草,才缓过来。”
阿禾听得认真,忍不住问:“王阿公,那怎么判断这块田该种啥?有没有定规?”
“有!”
王阿公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上面写着《药材种植规范》,“素问姑娘编的,里面写得明明白白:喜阳的药材和喜阴的轮作,耗地力的和养地力的轮作。
比如板蓝根喜阴,能和喜阳的枸杞轮作;黄芪养地力,能和耗地力的当归轮作。
你们往后每天傍晚,都得在油灯下抄这竹简,抄熟了,记在心里,才算真懂。”
说完,王阿公递给每人一把锄头:“今天先练翻地。
轮作前,地要翻得深,至少一尺,把底下的土翻上来,晒一晒,能杀虫子。
你们试试。”
十名齐人拿起锄头,跟着王阿公的样子翻地。
阿禾力气大,一锄头下去挖得深,可翻出来的土块太大,王阿公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阿禾,力气大是好事,可土块得敲碎。
土块大了,种子埋进去,根扎不深,还存不住水。”
说着,他拿起锄头,轻轻一敲,大土块就碎成了小块。
阿禾脸一红,连忙学着敲碎土块。
老陈年纪大,翻地慢,赵地学徒小柱子见了,主动走过来,帮他翻了半垄。
老陈感激地说:“多谢小哥,俺这老骨头,比不得你们年轻人。”
小柱子笑着说:“陈伯,客气啥?往后一起干活,互相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