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93集 互学互鉴技艺交融(1 / 9)

药田学农记

暮春的风裹着药香,掠过赵地邯郸城外的千亩药田,把田埂边农舍的木门吹得“吱呀”

响。

十名齐国农人站在农舍前,身上的粗布衣裳还沾着路尘,眼神里却满是好奇——眼前的药田整整齐齐,一行行金银花藤爬在竹架上,新抽的绿芽泛着嫩光;旁边的甘草田刚浇过水,土缝里渗着湿气,连空气里都飘着清苦的药味。

“这就是素问姑娘说的药田?”

年轻的齐人阿禾忍不住凑上前,指尖刚要碰到金银花的花苞,就被身后的老陈拽了回来。

老陈是十个人里最年长的,脸上刻着田垄似的皱纹,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裹着从齐地带的麦种。

“阿禾,规矩点,别乱碰。

咱是来学本事的,不是来瞧新鲜的。”

话音刚落,农舍的门开了。

走出来的是个穿短褐的老者,腰间系着根草绳,手里拿着个竹编的农具,脸上的沟壑里沾着点泥土——正是赵地农师王阿公。

王阿公在药田种了四十多年,素问姑娘办传习所后,他就成了农师,专教人种药材。

他上下打量着十名齐人,嗓门洪亮:“你们就是齐地来的?我是王阿公,往后三个月,你们就跟着我学。

农舍里有铺,每人一间,行李先放下,晌午头就下地——学轮作,误不得农时。”

十名齐人连忙应着,拎着行李往农舍里走。

农舍不大,每间屋只有一张土炕、一张木桌,墙角堆着晒干的秸秆,倒也干净。

阿禾放下行李,就跑到窗边往外看,正好看见王阿公蹲在田埂上,用手扒开泥土,对着几个赵地学徒说着什么。

他心里痒得慌,恨不得立刻就下地。

一、轮作的学问:土要养,苗才壮

晌午的太阳有点烈,王阿公带着十名齐人到了南边的药田。

这片田分成了两块,一块种着金银花,另一块种着甘草,中间隔着一道窄埂。

王阿公指着田垄,对众人说:“咱种药材,最讲究轮作。

去年这片田种的是金银花,今年就改种甘草;明年啊,这片甘草田再种回金银花。

你们知道为啥不?”

齐人里的老周皱着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