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87集 灶改利民烟火平安(4 / 6)

>半封闭火膛,还要留火门,烟囱得直着往上……行,我这就动工,傍晚就能打好。”

傍晚时分,张师傅果然推着一辆小车来了,车上放着三个铁制的灶模——火膛的框架、烟囱的接口,都打得规整。

“姑娘,我多打了两个,要是村里不够用,还能再来取。”

张师傅擦了擦汗,看着图纸又叮嘱道,“砌灶的时候,火膛底下得垫两层砖,防烫着地面;烟囱跟灶膛衔接的地方,一定要用湿黏土封严,不然烟还是会漏。”

素问谢过张师傅,叫上林生和另一个学徒石头,推着小车往李家庄去。

此时的李家庄,农人们刚从地里回来,听说医署的姑娘要帮着改灶,都围了过来。

王阿婆把自家的灶台清理出来,村里的汉子们扛着砖、提着黏土,都凑过来搭手。

石头力气大,负责把灶模固定在土坯上;林生细心,按着图纸调整火门的位置;素问则蹲在一旁,手把手教村民怎么糊黏土:“黏土里加些麦秆,不容易裂。

烟囱要从房梁中间穿过去,高出屋顶二尺,这样烟不会被风吹回来。”

起初还有人犯嘀咕。

村里的老灶王李大叔蹲在一旁,抱着胳膊:“姑娘,这新灶看着是好看,可俺们用老灶用了一辈子,这新灶要是不好使,可咋整?”

素问笑着递给他一块刚烤好的红薯:“大叔,你看,这红薯是用新灶模的火膛烤的,比老灶快了一炷香的时间,还没烤焦。”

李大叔接过红薯,掰开一看,里头金灿灿的,香气扑鼻,咬了一口,又甜又糯,比老灶烤的确实强多了。

他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笑了:“行,俺也来搭把手,改个试试!”

夜色渐深,第一口改良灶终于砌好了。

王阿婆添了把柴火,火从火门进去,“噼啪”

一声就燃了起来,火苗顺着火膛往上窜,正好裹住锅底,锅里的水很快就冒了热气。

再看烟囱,一缕淡淡的青烟顺着烟囱往上走,飘出屋顶,散在夜色里,灶房里竟没有一丝烟味。

“成了!

真没烟了!”

王阿婆激动得声音都抖了,伸手摸了摸灶台,“还不烫手!

比老灶好多了!”

村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