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77集 药材溯源建立档案(2 / 6)

:“行,那我明天就去药市,跟药商们说清楚这个规矩。”

接下来几日,药署里多了些新鲜景象。

王二柱带着学徒们围着药商盘问细节,小吏则蹲在案前奋笔疾书,将信息一一刻在竹简上。

有药商抱怨太费事,素问便亲自出面:“若不愿配合登记,医署便不收这批货。

毕竟百姓吃的药,容不得半点含糊。”

药商们见状,只得细细交代清楚。

半月后,第一卷溯源档案堆满了半张案几。

王二柱擦着汗整理竹简,看着上面清晰的记录,忽然笑道:“别说,这么一记,下次再找武安的柴胡,直接翻档案就知道哪家的货最好了。”

素问拿起一卷竹简,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种植地:武安山北坡第三垄,种植户:张老栓”

的字迹上,眼底泛起笑意。

第二章银针试出的隐患

入夏后,邯郸城的暑气日渐浓重,医署接诊的风热感冒患者多了起来。

素问调配的金银花饮成了抢手药,每日都要熬制数十瓦罐送往各坊市。

这日清晨,负责检验药材的老药工孙伯拿着一小撮金银花匆匆进来,脸色白:“素问姑娘,这批刚到的金银花不对劲!”

素问接过金银花,只见花瓣色泽虽鲜亮,却隐隐透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她取来银针,蘸了点清水刺入花蕊,片刻后取出,银针针尖竟微微黑。

“是硫磺!”

她心头一沉,“这是用硫磺熏蒸过的,长期服用会损伤脏腑。”

王二柱闻讯赶来,一听硫磺熏蒸,顿时急了:“这批货昨天刚入库,已经了一半到西市的药铺了!

这可咋整?”

“别慌,查档案!”

素问立刻走向档案架,翻找最新的入库记录。

王二柱也反应过来,连忙找出对应的竹简:“种植户是临漳的刘三,采摘时间是六月十二,加工方法写的是‘日晒’,检验人是孙伯……”

“孙伯,当时检验时没现异常吗?”

素问问道。

孙伯面露愧色:“这批花看着格外好,我只查了干湿度,没多想别的。”

素问当机立断:“王二柱,你带两个学徒立刻去西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