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集 医馆庆典庆大秦医道体系十周年(2 / 4)

了往事,那年她刚入医署,跟着秦斩去关中乡下巡查,见一个妇人因为难产,家里人只能用土方子接生,最后母子都没保住。

也是从那时起,他们便想着要建一套覆盖全国的医道体系,让百姓不管在城里还是乡下,都能看上病。

“现在不一样了,”

素问轻声道,“各郡有医馆,乡镇有医点,连草原上都有咱们派去的医者。

上个月高句丽还遣使来,说要学咱们的医道体系,在他们那儿建医馆。”

秦斩点头,眼底带着笑意:“这十年没白忙。

庆典那天,得让百姓也来热闹热闹,设个义诊台,再把各郡的疗效册摆出来,让大伙看看咱们大秦医道的本事。”

转眼到了庆典当日。

天还没亮,医署门前的广场上就挤满了人,百姓们扶老携幼,手里拿着自家种的瓜果,说是要送给医馆的医者。

辰时整,禁军仪仗队从城门口出,三百兵士举着绘有“医”

字的旗帜,步伐整齐地走向医署,鼓声和号角声在咸阳城上空回荡。

秦斩穿着一身银色铠甲,站在医署门前的高台上,身后跟着素问和各郡医馆的代表。

待仪仗队立定,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声音洪亮地说道:“十年前,大秦医道体系初建,那时我们只有一家医馆,三名医者;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一百二十家医馆,两千三百名医者,乡医覆盖所有乡镇,救治百姓逾百万。

这不是我和素问的功劳,是所有医者的功劳,更是大秦百姓的功劳!”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绸带,高声欢呼。

素问走上前,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册子——那是十年前的第一本医案,封面写着“大秦医馆诊记录”

“这是十年前咱们医馆的第一本医案,”

素问的声音温柔却有力,“第一例病患是个三岁的孩童,得了急惊风,当时咱们用针灸和汤药,救回了孩子的命。

十年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都记在各郡的疗效册里。

今天,我们把这些册子摆出来,让大伙看看,咱们的医者是如何守护百姓安康的。”

话音刚落,学堂的弟子们便抬着数十张木桌走到广场上,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