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肯将家中子弟送入医馆学堂?”
这话让秦始皇沉默了。
他想起去年蝗灾时,秦斩带着粮药驰援草原,换来了草原部落的药材供奉;想起素问改良药材品种,让关中农户既能抗蝗,又能增收。
医署这几年的功绩,早已刻在百姓的口碑里——去年咸阳大疫,医馆弟子逐户送药,多少百姓在门前挂起“秦医济世”
的木牌,那场景比任何贡品都让他心安。
“朕记得,你当年在北地郡杀匈奴时,曾说过‘兵护民,医救民,二者皆不可负’。”
秦始皇忽然开口,目光扫过殿外,仿佛能看到医署门前排队候诊的百姓,“如今看来,你没忘初心,素问也没忘。”
秦斩心中一暖,趁热打铁:“陛下,臣此次求见,并非要追究三皇子的过错,而是想请陛下颁一道诏令,明确医署的施治准则——凡来医馆求治者,不论官民、不论贵贱,皆以病情轻重为序,任何人不得私下调换优先级。
此外,医署拟在各馆门前立‘公平碑’,将此准则刻于碑上,让百姓监督,也让权贵警醒。”
“立碑?”
秦始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个主意好。
朕要亲自为碑题词——‘医道如镜,照见民心’。”
他顿了顿,看向李斯,“李斯,你即刻拟诏,传朕旨意:即日起,任何王公贵族、朝廷官员,不得干预医馆正常诊治秩序;若有违反者,不论身份高低,皆交廷尉府论处。
另外,医署所需的药材、人力,户部需优先供给,不得推诿。”
李斯躬身应道:“臣遵旨。”
他看向秦斩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这位常年征战的将军,不仅能在战场上杀敌,还能在朝堂上把“医道公平”
的道理说得透彻,既没冒犯皇子,又守住了医署的底线,这份分寸,可不是一般人能拿捏的。
秦斩听到诏令,心中巨石终于落地,再次跪地叩:“陛下圣明!
臣代天下百姓,谢陛下护持医道!”
“起来吧。”
秦始皇摆摆手,语气缓和了许多,“朕听说,素问近日在研究‘经络通体’的长生术,只传医署核心医者,连三皇子求见都拒了?”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