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麻黄(本地x草原)抗蝗率六成,待后续优化,目标抗蝗率八成。”
写完,她合上手记,心里充满了希望——虽然现在的抗蝗率还不够高,但只要继续改良,总有一天,大秦的药材能不再怕蝗灾,农户们也能安心种药,医署的诊疗体系,也能真正做到“药材不断,百姓无忧”
。
当晚,素问给秦斩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育种的进展,还说北地郡的农户已经拿到了第一批改良种子,相信明年的药材供应会更好。
信里,她还特意提到了草原的野麻黄:“这品种极耐蝗,若是能在北方推广,以后北地郡的麻黄就再也不用怕蝗灾了。”
写完信,她走到窗边,看着试验田的方向。
月光洒在田埂上,弟子们还在忙碌地给种子打包,灯火摇曳,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药材供应的希望之路。
素问知道,这场和蝗灾的较量,不仅要靠眼前的药材调度,更要靠长远的育种改良——只有让药材本身变得“坚强”
,才能真正抵御天灾,让大秦的医道,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