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集 初稿核验秦斩请朝廷太医参与审定(2 / 5)

“姑娘别紧张,我不是来挑错的。

上个月永定门外有户人家,用民间的‘萝卜籽煮水’治好了小儿腹胀,比太医院的理气散还快——民间藏着真东西,就怕没人去辨真假。”

这话让林微松了口气,她把初稿递过去,看着李院判的手指落在第一页的“风寒感冒方”

上。

那方子是她在通州张家湾抄的,摆摊的老郎中说这是他祖传的,林微跟着他看了三天,见他用这方子治好了十几个赶车的脚夫,才敢写进初稿。

“麻黄三钱,桂枝二钱……”

李院判轻声念着,手指在“麻黄”

二字上停顿,“这剂量是不是偏多了?京畿一带冬春干燥,麻黄性烈,寻常人用二钱就够了,脚夫常年在外奔波,体质偏壮,可若是老弱妇孺用这个剂量,怕是会汗太过。”

林微立刻点头,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个账本:“院判您说得对,我当时也问过老郎中,他说脚夫们用这个剂量,若是家里老人用,就减成一钱半,还得加生姜三片。

我把这个备注写在初稿的页边了,您看——”

她翻到那一页,指给李院判看,页边用小字写着“老弱减剂,加生姜调和”

,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生姜图案。

李院判凑近看了看,嘴角露出笑意:“你倒细心,还把这些细节记下来了。

当年我在河间府,见有农户用‘附子炖羊肉’治畏寒,却没说附子要先煎半个时辰,结果有人吃了中毒,后来才知道,这煎制的法子,老辈人都是口口相传的。”

秦斩适时递上茶:“所以这次请院判来,就是想让太医院帮忙把这些‘口传的规矩’整理成条文,再核验方子的配伍有没有相冲的。

比如这‘桑菊饮加减方’,林微说房山的老医婆加了枇杷叶,我查了《本草纲目》,倒也没说相冲,就是不知道临床用着怎么样。”

李院判接过茶,却没喝,翻到“桑菊饮加减方”

那一页,手指在“枇杷叶”

上敲了敲:“这个加得好。

去年京城入秋早,咳疾比往年多,太医院用的桑菊饮里,也加了枇杷叶,就是剂量比民间的少些。

不过民间方子有个问题——枇杷叶没说要去毛,绒毛要是没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