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集 会诊攻坚众医查遍典籍无果(1 / 5)

省一院住院部顶楼的会议室里,中央空调的冷风裹着消毒水的味道在空气中循环,却吹不散满室的凝重。

长条会议桌两端的投影幕布亮得刺眼,ct影像上的灰白纹路、血常规报告里上下波动的箭头,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围坐的二十多位医生牢牢困在其中。

桌角的咖啡机早已冷却,杯底残留的褐色液体结了层薄壳,没人有心思去清理。

“患者第三次骨髓穿刺结果还是提示异常增生,但关键分型指标始终卡在临界值。”

血液科主任周明远推了推下滑的黑框眼镜,指尖在打印报告上划出一道深痕,纸张边缘被按得皱,“原始细胞比例18,既够不上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免疫分型也排除了急性白血病的可能。

从入院到现在,我们调整了四次化疗方案,可血小板计数还在往下掉,昨天已经跌破2ox1o?l了。”

坐在他对面的神经科主任李静抬手按了按胀的眉心,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红色批注,有些地方被反复圈画,墨迹都晕开了。

“更棘手的是神经系统症状,”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清晰,“患者昨天凌晨开始出现间歇性失语,有时候能正常对话,突然就说不出完整句子,ri显示双侧颞叶有散在的t2高信号病灶,但增强扫描又没有明显强化——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感染性或免疫性脑病的影像学特征,连罕见的副肿瘤综合征都查过,相关抗体全是阴性。”

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年过七旬的老院长陈敬之拄着乌木拐杖走了进来,金属杖头在地板上敲出“笃笃”

的声响,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众人心里。

他身后跟着图书馆的老管理员老张,怀里抱着一摞用牛皮纸包裹的典籍,胳膊上还夹着几本封皮磨损的硬壳书,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

“各位辛苦。”

陈敬之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沉稳,他走到会议桌末端坐下,拐杖靠在椅边,“我让老张把院里收藏的近五十年疑难病例集都调来了,还有三本外文孤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德国引进的《罕见血液病图谱》,另外,几位退休老教授的手写笔记也带来了,都是他们当年遇到的特殊病例,大家分分工,说不定能从里面找到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