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纹快闪烁,林野身边的翻译终端立刻转换出硅基族的语言:“它的‘形状’和我们的能量核心纹路冲突,为什么要把‘声音’变成固定的图案?”
林野愣了一下。
人类的语言教学从字母形状和音对应开始,这是刻在教育体系里的惯性,可他从没考虑过,硅基族的交流本质是能量波动的“动态传递”
,他们没有“书写”
的概念,自然无法理解“把声音固定成图案”
的逻辑。
他赶紧调整思路,关闭了字母投影,转而用终端生成一道127赫兹的震动波,通过教学穹顶的能量传导系统,直接传递到每个硅基族学员的晶体结构里:“或许我们先不看‘形状’,你们感受这个震动——这就是‘阿尔法’的声音。”
震动波传递开的瞬间,硅基族学员们的光纹都变得柔和起来,晶的晶体表面甚至泛起了代表“愉悦”
的浅紫色。
林野松了口气,以为找到了适配的教学方式,可麻烦在第二天的能量操控理论课上,以更复杂的形式爆了。
能量操控理论的第一课是“基础能量守恒”
,林野准备了人类孩子都能理解的类比——“就像你们每天吸收的星能,一部分用来维持身体循环,一部分储存起来,不会凭空变多,也不会凭空消失。”
他边说边调出动态演示图,画面里是一颗星能晶体被吸收、转化、储存的过程,为了贴近硅基族的认知,他还特意把演示图里的“生物”
替换成了简化的晶体结构。
可演示图刚播放到一半,硅基族学员里的“岩”
突然站了出来——它的晶体结构比其他学员更厚重,表面有深灰色的纹路,是硅基族里少见的“能量感知强化型”
个体。
岩的能量波动变得急促,翻译终端里传出它的疑问:“‘消失’是什么?我们的能量会转化成星尘回到宇宙,不是‘消失’,你们为什么要用‘消失’这种没有‘去向’的词?”
林野的后背瞬间冒了汗。
“能量守恒”
里的“不消失”
,是人类为了简化概念的表述,可硅基族对能量的认知是“循环”
而非“守恒”
——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