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集 医道传承老学员回校授实践经验(1 / 6)

晨光刚漫过济世学堂的青灰瓦檐,就把庭院里“医道无界”

的匾额染得暖亮。

堂前老槐树下,两个身影正蹲在药圃边,指尖捏着株刚冒芽的防风草,低声说着什么。

“先生您看,这防风的根须要是泛了黄,哪怕叶子看着精神,也得换土。”

说话的是林生,一身洗得白的粗布医袍,袖口还沾着些山间泥点——他是济世学堂届毕业生,如今在百里外的清河镇开了家小医馆,这次是特意赶回来的。

他指尖轻轻拨开根部的泥土,露出半截泛着浅黄的根须,“上次我医馆后院种的防风,就是看着叶绿,挖出来根都朽了,后来才琢磨出,这土得掺三成河沙,透水性才够。”

素问蹲在他身旁,指尖轻轻拂过草叶,眼底满是欣慰:“才两年,你倒把‘辨药先辨根’的法子用得比在学堂时还熟。

当年教你们认药,只说看叶形、闻气味,却没说这土壤对药材的影响,倒是你在实践里补全了。”

她起身拍了拍衣摆上的土,目光扫过药圃里整齐排列的药畦,“今年学堂新收的学员,总盯着书本认药,往后得多带他们来这药圃,跟着你学学‘接地气’的法子。”

林生挠了挠头,脸上露出几分腼腆:“先生您过奖了。

去年镇上闹痢疾,多亏了先生教的‘鲜药榨汁’的法子,要是等药材烘干,不知要多等多少时辰。

后来我就总想着,先生在学堂教的是‘理’,可到了地方,还得跟着风土改‘法’。”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片晒干的草药,“您看这个,是清河镇后山特有的‘溪兰草’,去年治痢疾时,我在鲜药汁里加了点这个,患者退热快了一半,后来查医书,才知道这草能清湿热,倒是学堂的医书里没记载。”

素问接过草药,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清苦中带着微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仔细翻看叶片的纹路,指尖在叶脉上轻轻摩挲:“这草看着像兰科,却带着菊科的清苦气,倒是少见。

你把它的生长环境、用法用量都记下来,回头我加到《济世医录》的补编里,让更多学员知道。”

正说着,庭院外传来一阵喧闹,十几个穿着各式医袍的年轻人涌了进来,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