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走上前,用拳头轻轻敲了敲墙面,出“咚咚”
的清脆声响,他满意地笑道:“秦馆主,苏先生,你们听这声音,多结实!
这墙别说扛洪水了,就是小地震也震不倒,以后医馆再也不用怕洪水了!”
又过了十天,医馆的主体建筑也修复完成。
原本垮塌的东墙被重新砌好,比之前高了一尺,还加装了木质的窗棂,既能通风,又能挡雨;药柜换成了不易变形的柏木,打磨得光滑平整,按药材的种类整齐排列;诊疗室的地面垫高了一尺,铺上了防滑的青石板,即使下雨也不会打滑;后院还重新搭建了晾药架,用的是耐腐蚀的杉木,比之前的更结实耐用。
素问还特意让人在医馆门前的空地上挖了两个蓄水池,每个池子都有一丈见方,深三尺,池底铺着青砖,池边种上了芦苇。
“这蓄水池有两个用处,平时可以收集雨水,用来浇灌后院的草药、打扫医馆;要是遇到洪水,还能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洪水对医馆的冲击。”
素问指着蓄水池,对秦斩解释道,眼里满是笑意。
医馆重新开业那天,雍县的百姓几乎都来了。
西街被挤得水泄不通,百姓们手里拿着自家种的蔬菜、蒸的馒头、酿的酒,纷纷送到医馆里,脸上满是感激。
王老伯抱着已经痊愈的孙子,手里提着一篮鸡蛋,走到秦斩面前,颤巍巍地说道:“秦馆主,多谢你们啊!
要是没有医馆,我家孙子的病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你们不仅治好孩子的病,还这么快把医馆建好,真是百姓的活菩萨!”
城西的李婶带着自家种的青菜、萝卜,非要塞进厨房,嘴里念叨着:“苏先生,你们平时为百姓看病那么辛苦,这些菜你们收下,煮着吃,补补身子。”
还有之前帮忙挖渠的几个年轻小伙,扛着一坛自家酿的米酒,笑着说:“馆主,这酒是我们自己酿的,没啥好东西,就当给医馆开业添添喜!”
秦斩站在医馆门前,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百姓,听着他们朴实的话语,心里满是踏实与温暖。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素问,素问也正望着百姓们,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金光。
秦斩知道,这重建的不只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