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集 重建创新分支馆增设防洪设施(3 / 8)

图,把疏水渠的走向、矮墙的位置都标出来,我去请泥瓦匠来商议具体的施工细节。”

当天下午,秦斩让人请来雍县最有名的泥瓦匠张师傅。

张师傅年过五旬,脸上满是风霜,手上布满了老茧,他绕着医馆废墟走了一圈,又接过素问手里的舆图仔细看了半晌,最后皱着眉摇了摇头:“秦馆主,苏先生,不瞒你们说,这疏水渠确实是个好法子,比咱们寻常挖的排水沟管用多了。

可筑墙、修渠都得用青砖,现在县城里的青砖都被洪水冲没了,各家各户都在抢着修房子,窑厂的青砖早就被订光了,咱们去哪儿找这么多砖?没有青砖,别说筑五尺高的矮墙,就是修补断墙都难。”

秦斩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文书,递到张师傅手里:“张师傅放心,我昨天已经让人快马去邻县的凤翔窑厂订了五千块青砖,还特意嘱咐他们选烧制得最结实的,三天后就能运到雍县。

不过我有个要求,砌墙的时候,砖缝里要掺些糯米灰浆,我之前在咸阳听说,这种灰浆能让墙体更结实,水浸不透,哪怕洪水泡上几天也不会塌。”

张师傅接过文书看了一眼,见上面盖着凤翔窑厂的红印,顿时松了口气,随即又愣了愣,看向秦斩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秦馆主倒是懂行!

这糯米灰浆确实耐用,当年县城里的城隍庙重修,用的就是糯米灰浆,这么多年过去了,墙面还是好好的。

就是这灰浆费功夫,得把糯米提前泡上一天,再用大铁锅熬成浆,还要按比例和石灰、黄土掺在一起,搅拌均匀了才能用。

不过为了能扛住洪水,这点功夫不算啥,我明天就让人准备。”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重建工程就正式动工了。

秦斩换上一身粗布短打,亲自上阵,和工匠们一起拿着铁锹挖疏水渠,玄色的带被汗水浸湿,贴在额头上,却丝毫不见懈怠。

工匠们见馆主都亲自动手,也都干劲十足,铁锹挖土的声音、夯土的声音在西街响起,吸引了不少百姓驻足观看。

素问则带着林生等几个学徒,在废墟里整理幸存的药材——他们把还能用的药材小心翼翼地从泥水里捡出来,摊在临时搭起的竹席上晾晒,又把受损严重的药材分类堆放,准备日后焚烧处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