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活人病症哪能说有就有?”
“前辈不必担心。”
素问转向人群,声音温和却清晰,“今日在场若有久治不愈的病患,可上前来说说你的病症。
素问若能治,便当场开方;若治不了,便认下这‘旁门左道’的名声。”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片刻后,一个面色蜡黄的中年汉子挤了出来,他捂着腹部,额上渗着冷汗:“素问大夫,我这腹痛病缠了三年,找了十多个大夫都没治好,吃了药就吐,您能治吗?”
柳长庚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这汉子他认得,是前几日来求过他的病患,他诊为“寒凝脾胃”
,开了温脾汤,却不见效,想必是疑难杂症。
素问上前,指尖搭在汉子的腕脉上,片刻后又查看他的舌苔,问道:“您是不是每次腹痛前,都觉得胸口闷,吐出来的痰是白色的,还带着泡沫?”
汉子一愣,随即连连点头:“是!
是!
您怎么知道?”
“您这不是寒凝脾胃,是‘痰饮阻络’。”
素问转身,让弟子取来纸笔,“之前的大夫用温脾汤,是没辨准病症——您的脾胃本不寒,只是痰饮堵了胃脘的经络,才导致腹痛呕吐。
我给您开‘苓桂术甘汤’,再加三钱苏子,化痰通络,三剂便可见效。”
她写好药方,递给汉子,又叮嘱:“煎药时要加三片生姜,饭后温服,服药期间别吃生冷的东西。”
柳长庚凑过来看药方,眉头皱了皱:“苓桂术甘汤是治痰饮的常用方,可苏子性温,你就不怕助热?”
“前辈请看他的舌苔。”
素问示意汉子张嘴,“他舌苔白滑,没有黄苔,说明体内无热,加苏子正好能助痰饮排出。”
柳长庚一时语塞,张大夫却突然开口:“素问大夫,我这儿有个病患,你若能诊对,我便服你。”
他说着,让人从后堂请出一个老妇人。
老妇人双目紧闭,嘴角流着涎水,被人扶着才能站稳。
“这老妇患的是‘中风’,卧床半年了,”
张大夫沉声道,“我用了补阳还五汤,却没见好转。
你说说,她这病该怎么治?”
人群里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