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咸阳城。
济世医馆后院的书房里,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案几上洒下斑驳光影。
秦斩指尖拂过摊开的《素问医案》手稿,宣纸上的字迹工整清秀,每一页都详细记录着手记中的古方、临床辨证的心得,还有这些年素问在行医中增补的新解。
他抬眼看向对面正整理药草的素问,声音带着几分笃定:“这医书若只藏在医馆里,顶多救咸阳周边的百姓,要让天下医者都能照着治病,必须得刊印成册,让它传遍大秦。”
素问手中的动作一顿,她将晒干的金银花收进陶罐,走到案边拿起一页手稿,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我也想过刊印,可咸阳城里的出版商,听说大多只愿印些诗词话本,医书受众窄,他们未必肯接。”
秦斩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咸阳城的方向,城墙外的官道上不时有商队经过,尘土飞扬间透着几分热闹。
他眉头微蹙,却没露怯色:“未必肯接,不代表不能谈。
明日我去城里的出版商那里跑一趟,总能找到愿意合作的人。”
次日清晨,秦斩换上一身便服,只带了两名护卫,揣着两卷手稿便往咸阳城的西市去。
西市是咸阳城出版商聚集之地,大大小小的书坊加起来有十余间,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文渊阁”
,据说宫里的不少典籍都是由他们刊印的。
秦斩先去了几家小书坊,刚拿出手稿说明来意,掌柜们要么摆摆手说“医书卖不动,印了要赔本”
,要么就推脱“匠人都忙着印新出的话本,没工夫刻医书的版”
。
接连跑了四家,连门槛都没让他多进,秦斩倒也不恼,只想着先去文渊阁碰碰运气——若是连最大的出版商都说不行,再另想办法。
文渊阁的门面比其他书坊阔气不少,朱红大门上挂着烫金匾额,门口的伙计见秦斩衣着虽不华丽,但身姿挺拔、气度不凡,倒也没怠慢,引着他进了前厅。
前厅里摆着几排书架,架上摆满了各式书籍,几名书生正低头挑选,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纸张的气息。
不多时,文渊阁的掌柜周显从后堂出来。
周显年近五十,留着山羊胡,一身锦缎长袍,手里攥着个算盘,目光扫过秦斩时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