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的证词,还有一张画——画的是辅府的大门,门口站着周显之的管家,手里捧着个锦盒。
天启帝让人把供词读出来,当读到“张敬之收受十万两银票”
时,满朝文武都倒吸一口凉气。
张敬之猛地抬起头,脸色铁青:“陛下!
这是诬陷!
周显之是被徐景明屈打成招,才胡乱攀咬老臣!”
“屈打成招?”
徐景明冷笑一声,“张辅,沈佥事可以作证,周显之招供时,没受半点刑。
况且,那侍卫还在京中,陛下若不信,可传他上殿对质。”
天启帝看着张敬之,眼神里没了往日的敬重:“张敬之,朕念你是三朝元老,一直对你礼遇有加。
可你纵容门生贪腐,还敢收受贿赂,你对得起朕,对得起大明朝的百姓吗?”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即日起,免去你辅之职,回府待查!
李嵩、王崇文,你们与周显之有牵连,也一并回府待查!”
张敬之浑身一软,瘫在地上。
李嵩、王崇文面如死灰,再也没了往日的气焰。
旧党官员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再说话——辅倒了,他们这群依附者,哪里还敢反对新政?
接下来的一个月,新政派终于迎来了转机。
在天启帝的支持下,徐景明牵头,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吏治整顿。
他让人清查吏部、户部的账目,从京城查到地方,一口气揪出了二十多名贪腐官员,有吏部的主事,有地方的知府,甚至还有两名按察使。
这些人有的被革职查办,有的被流放边疆,消息传出去,百姓们都拍手称快。
吏治整顿刚告一段落,徐景明又开始推“官员考核制度”
。
他让人制定了考核细则,把政绩、民生福祉、廉洁情况都纳入考核,不合格的官员,要么降职,要么罢免。
顺天府有个通判,上任三年没办过一件实事,还纵容手下欺压百姓,考核时被评为“不称职”
,直接被罢了官。
税赋改革也没落下。
徐景明联合赵承业,在江南先推“摊丁入亩”
——以前是按人口收税,不管有没有地